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朝 >> 详情

晋愍帝被俘受辱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8-03 | 阅读:3658次
历史人物 ► 晋愍帝

晋愍帝司马邺是西晋的最后一位皇帝(313-316年在位),他的与受辱标志着西晋的彻底灭亡。

晋愍帝受辱

1. 背景与即位

司马邺为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之子。西晋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微,北方匈奴、羯等胡族趁势崛起。永嘉之乱(311年)中,洛阳陷落,晋怀帝被匈奴汉国俘虏,司马邺在长安被拥立为帝,年仅13岁,但实际权力掌握在权臣索綝、麴允等人手中。

2. 长安陷落与

建兴四年(316年),匈奴汉国大将刘曜围攻长安。城中粮尽,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司马邺在绝望中出降,乘坐羊车、袒露肩背,口含玉璧,以“衔璧牵羊”的屈辱仪式向刘曜投降,象征君主死社稷的玉璧和表示顺从的羔羊均为战败者投降的古老礼节。

3. 受辱过程

- 刘曜将司马邺押送至汉国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匈奴君主刘聪对其极尽羞辱。

- 司马邺被贬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实为囚徒。刘聪打猎时令其执戟前导,宴会时命其斟酒、洗酒杯,甚至如厕时强迫其手持马桶盖侍立。晋朝旧臣见之悲泣,刘聪因此杀害多名西晋遗臣。

- 318年,刘聪在宴会中命司马邺为宾客行酒,晋臣庾珉、王俊当场痛哭,刘聪怒而下令毒死司马邺,时年18岁。

4. 历史影响与评价

- 西晋灭亡后,中原陷入“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中国进入南北朝对峙时期。

- 司马邺的悲剧被视为皇权衰微的象征。后世史家多认为其年少无力挽回颓势,但投降的屈辱细节(如牵羊衔璧)成为亡国君主的典型形象,常与北宋徽、钦二帝的“靖康之耻”并提。

- 匈奴汉国的残暴行径加剧了胡汉矛盾,为后来冉闵的“杀胡令”和北方民族仇杀埋下伏笔。

5. 补充知识

- “青衣行酒”典故:司马邺被迫穿着仆役的青衣斟酒,后成为君主屈辱的代名词。

- 对比其他亡国之君蜀汉刘禅“乐不思蜀”得以善终,而司马邺的遭遇更类似明崇祯帝的刚烈或南唐后主的无奈。

- 考古发现:近年西安出土的十六国墓志铭提及“晋室倾覆”,印证了当时动荡的史实。

司马邺的悲剧既是个人命运的不幸,也是西晋政治腐败、内乱外患交织的必然结果,其事件深刻影响了后世对民族冲突和政权更迭的反思。

文章标签:

上一篇:刘禅乐不思蜀国 | 下一篇:宇文泰奠基北周局

佛教高僧道安

晋朝习凿齿

佛教高僧道安(312-385),东晋时期杰出的佛学家、翻译家和僧团组织者,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对汉传佛教的体系化与本土化产生了深远影

晋愍帝被俘受辱

晋朝晋愍帝

晋愍帝司马邺是西晋的最后一位皇帝(313-316年在位),他的被俘与受辱标志着西晋的彻底灭亡。 1. 背景与即位: 司马邺为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

名将刘琨

晋朝刘琨

名将刘琨是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忠勇抗胡、坚守并州而闻名。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史实与分析: 一、生平概述1. 出身士族

晋元帝司马睿

晋朝晋元帝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年)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他是西晋宗室

晋愍帝被俘受辱

晋朝晋愍帝

晋愍帝司马邺是西晋的最后一位皇帝(313-316年在位),他的被俘与受辱标志着西晋的彻底灭亡。 1. 背景与即位: 司马邺为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

晋愍帝悲剧帝王录

晋朝晋愍帝

晋愍帝司马邺是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其短暂而悲惨的一生集中体现了西晋末年的乱局与皇权衰微的困境。作为晋怀帝司马炽的侄子,他在怀帝被匈奴汉国俘虏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