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曹操举兵伐董卓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8 | 阅读:9330次
历史人物 ► 曹操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回答关于曹操举兵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以下为详细分析:

曹操举兵伐董卓

1. 历史背景

189年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掌控朝政

董卓暴政引发关东诸侯强烈不满

曹操当时任典军校尉,目睹董卓专权

2. 起兵过程

曹操逃离洛阳后,于陈留散家财募兵

得到卫兹资助,组建五千人军队

190年正月参与关东联军讨董

3. 军事行动

联军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

曹操主张积极进攻,但联军逡巡不前

独自率军西进,在荥阳遭遇徐荣大败

4. 历史影响

首次展现曹操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

讨董失败后开始独立发展势力

为后来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5. 补充细节

讨董期间曹操作《薤露行》批判时政

鲍信张邈等早期支持者

此役后认识到军阀割据的实质

6. 战略分析

联军内部矛盾导致失败

曹操军事冒险的得失评估

东汉末年政局的关键影响

这次军事行动标志着曹操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虽然军事上失利,但为其积累了宝贵的政治资本和军事经验。讨董之役也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开启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丝绸之路经济繁荣 | 下一篇:道教学者郭璞:晋朝玄学流派代表人物

三国归一统天下大势

三国三国

三国归一统是指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由西晋完成统一的历史进程。这一过程深刻反映了汉末以来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演变。1. 三国鼎立的

丁奉雪中奋短兵破敌

三国丁奉

丁奉“雪中奋短兵破敌”是《三国志》记载的东吴名将丁奉在魏吴东兴之战(252年)中的经典战例。这一战役展现了丁奉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和东吴军队的机动

曹操平定关中 - 西凉之战的胜利之路

三国曹操

曹操平定关中及西凉之战是其统一北方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背景与战略意义 建安十六年(211年),关中军阀马超、韩遂等联合反曹

三国鼎立背景下的文化名人及其影响

三国三国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分裂但文化繁荣的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催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文学和艺术成就

曹操平定关中 - 西凉之战的胜利之路

三国曹操

曹操平定关中及西凉之战是其统一北方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背景与战略意义 建安十六年(211年),关中军阀马超、韩遂等联合反曹

官渡之战:袁绍与曹操争霸中原的历史转折点和战略分析

三国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争夺华北控制权的战略决战,此战不仅以少胜多成为军事典范,更重塑了中原政治格局。以下从背景、过程、胜负关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