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明朝 >> 详情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16 | 阅读:4451次
历史人物 ► 李时珍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是《本草纲目》。这部著作成书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历时27年编纂完成,是中国古代药学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

核心内容和成就:

1. 药物学体系革新

全书52卷,收录药物1892种(新增374种),分为16部60类,首创“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分类逻辑,突破了传统本草的三品分类法。附方11096则,插图1160幅,系统总结了16世纪前的中国药学成就。

2. 科学方

李时珍践行实证精神,足迹遍及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实地考察药物形态与习性。他批判性考订前人记载,如纠正《证类本草》中将“兰花”误作“兰草”的千年谬误,指出“二物俱生水旁,命名相混尔”。

3. 跨学科价值

- 医学贡献:记载了当时先进的医疗技术,如蒸气消毒、免疫法(用天花患者疮痂接种预防天花)。

- 博物学意义:记录了铅、汞等化学元素提纯方法,提及石油、玻璃等工业原料。

- 语言学价值:考释药名源流,如“枸杞”释为“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

4. 版本与传播

1593年金陵胡承龙首刻(世称“金陵本”),现存7部残本为国宝级文物。1606年传入日本,后被译成拉丁、英、法、德等多国文字,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引用其内容。

5. 历史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将《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分类思想比林奈的自然系统分类早200年。清代医家赵学敏评其“博极群书,参以经验”,近现代学者誉其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补充知识: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祖父为铃医,父亲李言闻任太医院吏目。他三次乡试落第后专攻医学,曾任楚王府奉祠正。《本草纲目》的编纂得到其子李建元、门徒庞宪协助,书中引据经典900余种,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该书现存版本中,1603年江西刻本为后世通行本的源头。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元朝时期的宗教政策与实践 | 下一篇:清代的科技进步与文化传承保护

正德皇帝游江南

明朝明武宗

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游江南是明代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事件,其南巡行为在正史、野史中均有详细记载,反映了明代中期皇权运作与社会矛盾

景泰蓝工艺兴盛

明朝宣德

景泰蓝工艺兴盛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点 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以铜为胎体,用细扁铜丝掐饰图案,再填充各色珐琅釉料,经高温烧制、磨光镀金而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

明朝李时珍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是《本草纲目》。这部著作成书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历时27年编纂完成,是中国古代药学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

朱熹:明朝理学大师

明朝明朝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

明朝李时珍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是《本草纲目》。这部著作成书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历时27年编纂完成,是中国古代药学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历史地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