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淮南徐温掌吴政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23 | 阅读:8073次
历史人物 ► 李昪

徐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政权的重要权臣,其掌权标志着杨氏吴国的政治实权由杨氏家族向徐氏集团的转移。以下从多个方面详述徐温掌吴政的历史脉络及相关背景:

淮南徐温掌吴政

一、徐温的崛起背景

1. 杨行密时代的根基

徐温早年投奔吴国创立者杨行密,凭借军功逐渐跻身核心集团。杨行密临终前(905年)任命徐温与张颢为托孤大臣,辅佐其子杨渥。此时徐温已掌控右牙军,成为军事核心人物之一。

2. 政变夺权过程

- 杨渥时期(905-908年):杨渥猜忌徐温、张颢,试图削弱其兵权。908年,张颢弑杀杨渥,但徐温迅速联合左牙军反杀张颢,拥立杨渥之弟杨隆演,独揽大权。

- 架空杨氏:徐温自任行军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吴王杨隆演、杨溥变为傀儡,实际控制军政、人事(如养子徐知诰执掌昇州)。

二、徐温的执政措施

1. 中央集权改革

- 废除“牙兵制”:解散杨行密时代的亲兵牙军,组建直属部队,防止将领拥兵自重。

- 迁都金陵(今南京):命徐知诰营建金陵城,将其作为政治中心,削弱扬州旧贵族势力。

2. 经济与民生

- 推行劝农政策,减轻赋税,利用江淮水利优势发展农业。

- 鼓励商业贸易,吴国成为南方经济重心,为后来南唐奠定基础。

3. 外交策略

- 对中原后梁、后唐称臣纳贡,避免直接冲突;同时与吴越、闽国保持军事平衡。

- 培养实力,控制长江防线。

三、权力交接与后续影响

1. 徐氏家族内部安排

徐温晚年将实权移交养子徐知诰(即李昪,南唐开国君主),亲生子徐知训、徐知询因才能不足逐渐被边缘化。927年徐温病逝后,徐知诰完全掌握吴国政权。

2. 南吴的终结

徐知诰于937年废吴帝杨溥,建立南唐,吴国正式灭亡。徐温的权臣之路实为杨氏吴国向徐氏南唐过渡的关键环节。

四、历史评价

资治通鉴称徐温“性俭约,颇知人善任”,但其擅行废立亦被传统史家视为篡逆。

现代视角下,徐温稳定江淮政局,推动经济文化发展,为十国中的“南唐盛世”创造了条件。

徐温掌权的案例典型反映了五代时期武人政治的运作逻辑,即通过军事控制、家族网络和渐进式取代完成政权更迭。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王维诗画融禅意深 | 下一篇:米芾癫狂拜石

后唐与后梁的政权争夺

五代十国后唐

后唐与后梁的政权争夺是五代十国初期两大割据势力为争夺中原霸权而展开的长期军事对抗,其核心是河东集团(后唐前身晋国)与汴梁集团(后梁)之间的权

赵匡胤的铁血一统路

五代十国赵匡胤

赵匡胤的铁血一统路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中央集权的关键转折。作为宋朝开国皇帝,他通过军事征服、政治谋略和制度改革,终结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末动乱

五代十国黄巢

黄巢起义是唐末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标志着唐朝统治的崩溃和五代十国乱世的开启。起义从乾符二年(875年)爆发,至中和四年(884年)被

南北割据时期的政治文化交流

五代十国吉藏

南北割据时期(通常指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420-589年)的政治文化交流,是分裂格局下民族融合与文明互鉴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南北政权虽对峙,但经济

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争夺

五代十国李昪

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疆域争夺激烈的分裂时期,其疆域争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中原政权的更迭与核心争夺 - 后梁(90

李昪南唐烈祖传奇

五代十国李昪

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开国皇帝,庙号烈祖。他是南唐政权的奠定者,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南唐的文化与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