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诗人萨都剌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4 | 阅读:8726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诗人萨都剌是元代著名的色目人文学家、书法家,其家族属回回(伊斯兰族群),祖籍西域答失蛮(今中亚一带),后迁居雁门(今山西代县)。他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元代中期,尤以诗词创作和书法成就著称。萨都剌是元代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其作品兼具汉文化与西域特质,被列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与虞集杨载范梈并列)。

元朝诗人萨都剌

一、生平与仕途

1. 家世背景:萨都剌的先祖因经商或仕宦移居中原,其父阿鲁赤曾任镇守云、代等地的武官,故他自幼受汉文化熏陶。

2. 科举入仕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后历任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掾史、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等职,晚年隐居杭州。

3. 宦游经历:足迹遍及南北,目睹社会矛盾,其诗作常反映民生疾苦,如《鬻女谣》揭露灾荒中卖儿鬻女的惨状。

二、文学成就

1. 诗风特色

- 融合豪放与婉约,既有《登石头城》《过居庸关》的雄浑悲壮,也有《宫词》《芙蓉曲》的细腻清丽。

- 善用比兴,语言质朴自然,如《上京即事》组诗描绘塞外风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

2. 题材广泛:涵盖咏史、边塞、山水、民生等,尤以反映元代社会现实著称。其《早发黄河即事》批判统治者治河无能,展现忧国情怀。

3. 词作与书法:词作留存较少,但《满江红·金陵怀古》被称为“有唐人风致”;书法师法颜真卿,现存《严陵钓台图》题诗墨迹。

三、历史地位与影响

1. 多民族文化代表:作为色目人,他精通汉语创作,作品被收入《元诗选》《全元散曲》,是元代“华化”文人的典范。

2. 后世评价:清人顾嗣立称其诗“清新绮丽,自成一家”;近代陈垣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以他为案例,探讨少数民族汉化现象。

四、扩展知识

社会背景:元代推行“四等人制”,色目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萨都剌的仕途成功与这一政策相关。

宗教文化:其家族信仰伊斯兰教,但诗中罕见宗教元素,显示了对汉文化的深刻融入。

作品真伪考辨:部分署名萨都剌的词(如《念奴娇·登凤凰台》)存在争议,可能为明人伪托。

萨都剌的创作体现了元代多元文化碰撞的活力,为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化互动提供了重要样本。其诗作至今被选入高校古代文学教材,成为元代诗歌研究的经典范本。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杯酒释兵权定国策 | 下一篇:徐达开国功臣传记

朱清开辟漕运

元朝郭守敬

朱清(1236—1303)是元代初期著名的海运和漕运专家,对元代漕运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说明其历史作用及相关背景:1. 元初漕运改革

元朝设立岭北行省

元朝元朝

元朝设立的岭北行省是元代重要的行省之一,管辖范围包括今蒙古高原大部、西伯利亚南部及中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其设立背景与元朝对漠北地区的战略控制密

马可·波罗在东方的游记及其影响

元朝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是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其著作《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记录了他在元代中国的游历,成为中世纪欧洲认识东方的重

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事件

元朝元朝

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多民族交融阶段,其特点在于蒙、汉、回、藏、女真等族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深度互动。以下是这一时

元朝设立岭北行省

元朝元朝

元朝设立的岭北行省是元代重要的行省之一,管辖范围包括今蒙古高原大部、西伯利亚南部及中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其设立背景与元朝对漠北地区的战略控制密

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事件

元朝元朝

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多民族交融阶段,其特点在于蒙、汉、回、藏、女真等族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深度互动。以下是这一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