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许浑登咸阳楼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5-24 | 阅读:1512次
历史人物 ► 许浑

许浑是唐代著名诗人,其《登咸阳楼》是怀古咏史的经典之作。以下从诗歌背景、内容解读、艺术特色及历史关联等方面展开分析:

许浑登咸阳楼

1. 诗歌背景

咸阳作为秦朝都城,是唐代诗人怀古的重要意象。许浑生于晚唐(约791-858年),时值国势衰微,其对秦汉兴亡的书写暗含对唐王朝的忧思。此诗可能作于诗人途经咸阳时,登临古城触景生情而作。

2. 内容与主旨

诗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首联以"万里愁"奠定苍茫基调,用蒹葭、杨柳的萧瑟暗示历史沧桑。

颔联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既是写景,亦隐喻晚唐社会危机。后两联通过"秦苑""汉宫"废墟的描写,深化"昔盛今衰"主题。

3. 艺术成就

意象群运用:融合"落日""溪云""山雨"等自然意象与"秦苑""汉宫"人文遗址,构建时空交叠的意境。

双重隐喻:表层写景与深层忧患意识结合,"风满楼"成为后世形容重大变故的经典隐喻。

技巧:中间两联工整精妙,尤以"溪云"对"山雨",形成动态的画面张力。

4. 历史关联

咸阳楼实为唐代文人凭吊秦汉的物理载体。据《元和郡县志》载,唐时咸阳城留有秦宫殿残迹,许浑所见"鸟下绿芜秦苑夕"正是秦汉宫苑遗址的写照。诗中"蝉鸣黄叶汉宫秋"则暗用"金茎承露"典故,影射汉武帝求仙的荒诞。

5. 文学史意义

此诗开创"咸阳—长安"怀古范式,晚唐韦庄、杜牧均有类似创作。南宋《唐诗鼓吹》评其"气象雄浑,寄托深远",清代沈德潜称"七绝压卷之作"。1960年代,郭沫若曾考证诗中"日沉阁"或指咸阳城西清渭楼,体现唐代建筑格局与诗境的关联。

许浑通过咸阳楼这一空间节点,将个人感慨升华为对历史规律的思考,其"景—情—史"的三重书写结构,成为后世怀古诗的典范模板。

文章标签:

上一篇:长孙晟离间突厥 | 下一篇:柴荣北伐契丹

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

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的《琵琶行》与《长恨歌》是唐代叙事诗的双璧,分别收录于《白氏长庆集》,均以精妙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著称,但两者的创作动机、主题思

许浑登咸阳楼

唐朝许浑

许浑是唐代著名诗人,其《登咸阳楼》是怀古咏史的经典之作。以下从诗歌背景、内容解读、艺术特色及历史关联等方面展开分析:1. 诗歌背景 咸阳作为秦朝都

怛罗斯之战造纸西传

唐朝经行记

以下是关于怛罗斯战役及其影响的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 怛罗斯战役发生于公元751年,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在中亚的军事冲突。唐朝由高仙芝

裴旻剑舞惊鸿

唐朝裴旻

裴旻是唐代著名的剑术大师,被誉为“剑圣”,与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关于他的剑舞“惊鸿”虽无直接史料详载,但可通过同时代文献

许浑登咸阳楼

唐朝许浑

许浑是唐代著名诗人,其《登咸阳楼》是怀古咏史的经典之作。以下从诗歌背景、内容解读、艺术特色及历史关联等方面展开分析:1. 诗歌背景 咸阳作为秦朝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