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十常侍之乱起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30 | 阅读:7275次
历史人物 ► 赵忠

十常侍之乱始末

十常侍之乱起

十常侍之乱是东汉末年(公元189年)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动乱,标志着东汉王朝走向崩溃的开端。这场动乱由宦官集团"十常侍"与朝廷大臣、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引发,最终导致董卓进京、废立皇帝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背景与起因

1. 宦官专权:东汉后期宦官势力日益膨胀,特别是桓、灵二帝时期,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集团把持朝政,卖官鬻爵,横征暴敛。

2. 外戚与士大夫反对:大将军何进(外戚)与袁绍曹操等士大夫集团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密谋铲除宦官势力。

3. 灵帝去世: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权力斗争白热化。

事件经过

1. 何进谋诛宦官:何进与袁绍策划诛杀宦官,但因何太后反对而犹豫不决。

2. 召董卓入京:何进采纳袁绍建议,召并州牧董卓率兵进京,欲借外力胁迫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3. 宦官先发制人:十常侍得知消息后,假传太后旨意召何进入宫,在嘉德殿前将其杀害。

4. 袁绍率兵反攻:袁绍、袁术等人闻讯后率兵攻入皇宫,大肆捕杀宦官,张让等挟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出逃。

5. 董卓进京:董卓率军抵达洛阳,迎回少帝,随后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

影响与后果

1. 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中央权威彻底崩溃,地方割据势力崛起。

2. 董卓专权:董卓暴政引发关东诸侯讨伐,开启军阀混战时代。

3. 三国时代前奏:这场动乱为后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埋下伏笔。

4. 社会经济破坏:洛阳遭董卓焚毁,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受重创。

历史评价

十常侍之乱是东汉王朝长期积弊的总爆发,暴露了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皇帝昏庸等制度性缺陷。这场动乱不仅终结了东汉王朝的有效统治,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开启了近四百年的分裂时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此事为"汉室之祸,自此始矣"。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弩兵威震六国 | 下一篇:鲁肃力主联刘抗曹

班超出使西域镇边

汉朝班超

班超出使西域是中国东汉时期一次重要的外交与军事行动,对巩固西部边疆、维护丝绸之路畅通具有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东

许慎说文解字考

汉朝康熙

《说文解字》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字典,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历时二十余年完

霍光废立昌邑王

汉朝霍光

霍光废立昌邑王是西汉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于公元前74年,涉及权臣霍光以辅政大臣身份废黜在位仅27天的昌邑王刘贺,改立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

张骞西域凿空史

汉朝张骞

张骞西域凿空史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被誉为“凿空西域”的第一人。他的两次

十常侍之乱起

汉朝赵忠

十常侍之乱始末十常侍之乱是东汉末年(公元189年)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动乱,标志着东汉王朝走向崩溃的开端。这场动乱由宦官集团"十常侍"与朝廷大臣、外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