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明朝 >> 详情

李善长的开国结局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8-09 | 阅读:8698次
历史人物 ► 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早年投奔朱元璋,成为其核心谋士。他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功勋卓著,但最终以悲剧收场,其结局体现了明初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李善长的开国结局

1. 开国功绩

李善长在朱元璋创业初期担任"参议",主管后勤、律令制定和根据地建设。他借鉴汉高祖刘邦的治国经验,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为朱元璋统一天下奠定基础。明朝建立后任左丞相,主持制定《大明律》,恢复科举制度,并参与设计南京都城规划。

2. 政治巅峰

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获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位列开国六公爵之首(其余五人为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朱元璋赐予"免死铁券",可免二死。其子娶临安公主,弟李存义任太仆寺丞,形成显赫的政治家族。

3. 权力倾轧

随着胡惟庸案爆发(1380年),李善长因曾举荐胡惟庸为相受到牵连。虽初期未受严惩,但洪武十八年(1385年)其弟李存义被指控参与谋反,使李家陷入危机。朱元璋对淮西功臣集团的猜忌加深,李善长多次请求退休以避祸。

4. 最终结局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星象出现"星变",朱元璋借机清算功臣。监察御史弹劾李善长明知胡惟庸谋反却"不以闻",其家奴亦告发他曾向胡惟庸借兵。虽无确凿证据,朱元璋仍以"知逆不举"罪名将其问罪。李善长及其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被处斩,仅因临安公主关系赦免其子李祺一家。

5. 历史评价

《明史》称李善长"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但其结局反映了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极端手段。永乐年间方孝孺曾为其鸣冤,认为罪不至族诛。现代史学家吴晗指出,李善长之死标志着明初"淮西集团"的彻底瓦解,为朱棣日后崛起创造了条件。其家族直到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获平反,追复爵位。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元朝农业发展情况 | 下一篇:康梁维新变法记

明朝册封朝鲜国王

明朝明朝

明朝对朝鲜国王的册封是中朝宗藩关系的重要体现,其制度严谨、仪式庄重,涉及政治、外交、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册封制度

李善长的开国结局

明朝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早年投奔朱元璋,成为其核心谋士。他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功勋卓著,但最终以悲剧收场,其结局

明朝女状元傅善祥的传奇人生

明朝明朝

明朝女状元傅善祥的传奇人生 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女性状元,其生平虽在正史中记载有限,但通过地方志、野史笔记等零散资料,仍可勾勒出这位传奇女

杨继盛劾严嵩

明朝严嵩

杨继盛弹劾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著名的政治事件,展现了士大夫阶层对抗权奸的激烈斗争。杨继盛(1516-1555)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以刚直敢谏著称

李善长的开国结局

明朝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早年投奔朱元璋,成为其核心谋士。他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功勋卓著,但最终以悲剧收场,其结局

朱元璋的重臣李善长传略

明朝李善长

李善长传略——明朝朱元璋的重臣李善长,明朝初年杰出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明太祖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兼开国功臣。他的生平事迹与成就,被历史铭记,为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