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吴起杀妻求将位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5-25 | 阅读:9733次
历史人物 ► 吴起

吴起杀妻求将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其极端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一事件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明确记载,但其细节和动机仍有探讨空间。

吴起杀妻求将位

首先,这一事件发生在吴起效力鲁国期间。当时齐国攻打鲁国,鲁穆公欲任命吴起为将,但因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而犹豫不决。为消除鲁君疑虑,吴起"杀妻明志",最终获得将军之位,并大败齐军。这一行为典型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但也因其极端性备受争议。

其次,结合时代背景来看,这一行为并非孤立现象。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功利主义盛行,类似事件如要离断臂刺庆忌、豫让毁容等,都展现出"士"阶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特点。吴起的行为符合当时"重功名轻生死"的社会风气。

第三,从人物性格分析,吴起早年"杀谤己者三十余人"、母丧不归等行为,已显示出其冷酷无情的性格特质。"杀妻求将"正是这种性格的延续,也为他后来在楚国变法时"刻暴少恩"埋下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等典籍对此事记载略有出入,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后世为突出吴起性格特征而夸大的故事。但无论真实性如何,这个典故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批判极端功利主义的典型案例。

从历史影响来看,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吴起在鲁国难以立足,最终投奔魏国。在魏国期间,他创建"武卒制",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可见"求将位"确实为其才华施展提供了契机,但手段的残忍始终是其人生污点。

文章标签:

上一篇:雍己怠政商权衰落 | 下一篇:韩非入秦遭忌害

晏子使楚不辱君命

春秋战国战国

晏子使楚不辱君命是《晏子春秋》中记载的著名外交事件,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外交智慧与气节。此事发生在齐景公时期(约公元前550年),

邹衍谈阴阳五行

春秋战国邹衍

邹衍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阴阳家代表人物,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间。他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宏大的宇宙论和政治哲学体系,对中国古代思

伯乐相马识才

春秋战国伯乐

"伯乐相马识才"这一典故源自春秋时期,典出《列子·说符》和《战国策》,核心是以相马之术比喻识人之道。以下是基于史实及相关文化内涵的深度解析: 一、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注:实为秦末)

春秋战国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于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直接动摇了秦帝国的统治根基,为后续反秦势力崛起创造了条件。

吴起练兵震魏楚

春秋战国吴起

吴起练兵震魏楚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吴起在魏国和楚国的军事实践,其治军思想与实战成果对战国军事史影响深远。以下从历史背景、练

吴起变法强楚抗魏

春秋战国吴起

吴起变法强楚抗魏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其核心是吴起在楚国推行的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以应对强大的魏国威胁。这一变法虽短暂,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