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撰《汉书》传世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15 | 阅读:3386次历史人物 ► 班固
班固所撰《汉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王朝自汉高祖刘邦建立(公元前206年)至王莽篡汉(公元8年)共230年的历史。以下是关于《汉书》的详细内容与相关背景:
1. 作者与创作背景
班固(公元32—92年)出身于东汉著名的史学世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补续司马迁《史记》所缺的西汉历史。班固继承父志,历时二十余年编纂《汉书》,后因卷入政治斗争下狱而死,其妹班昭与学者马续最终补完《汉书》中的《天文志》和《八表》,使得全书得以完整传世。
2. 体例与内容结构
《汉书》沿袭《史记》纪传体,但创新性地采用断代史体例,专记西汉一朝史事,分为:
十二纪:按帝王顺序编年,记载西汉12位皇帝的大事。
八表: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系统梳理职官与人物。
十志:涵盖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其中《食货志》首创经济史专篇,《艺文志》保存了汉代以前的文化典籍目录。
七十传:记载重要人物及四夷历史,如《匈奴传》《西域传》等。
3. 史学价值与特点
史料严谨:班固以官方档案(如石室金匮之书)为基础,考订精审,内容翔实。
首创断代:确立后世正史“一朝一史”的编撰范式,影响《后汉书》《三国志》等。
文学成就:语言凝练典雅,名篇如《苏武传》展现人物风骨,为后世散文典范。
思想倾向:强调儒学正统,维护汉室权威,与《史记》的批判风格形成对比。
4. 补充与影响
颜师古注:唐代颜师古的《汉书注》是现存最早最权威的注释,汇集东汉至隋代20余家注疏成果。
与《史记》对比: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但《汉书》武帝以前史事多直接袭用《史记》文本。
域外传播:唐代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古代律令制重要参考;19世纪后欧美汉学界亦有译介研究。
5. 局限性
正统史观局限,如将王莽列为“篡逆”;
部分内容沿袭《史记》而未标明出处;
天文、五行等志掺杂谶纬思想。
《汉书》不仅是研究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文献,其体例与思想亦深刻塑造了中国传统史学体系。清代章学诚评曰“方以智,圆而神”,赞其体例严谨而内涵深邃。
文章标签: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