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班固撰《汉书》传世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15 | 阅读:3386次
历史人物 ► 班固

班固所撰《汉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王朝自汉高祖刘邦建立(公元前206年)至王莽篡汉(公元8年)共230年的历史。以下是关于《汉书》的详细内容与相关背景:

班固撰《汉书》传世

1. 作者与创作背景

班固(公元32—92年)出身于东汉著名的史学世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补续司马迁《史记》所缺的西汉历史。班固继承父志,历时二十余年编纂《汉书》,后因卷入政治斗争下狱而死,其妹班昭与学者马续最终补完《汉书》中的《天文志》和《八表》,使得全书得以完整传世。

2. 体例与内容结构

《汉书》沿袭《史记》纪传体,但创新性地采用断代史体例,专记西汉一朝史事,分为:

十二纪:按帝王顺序编年,记载西汉12位皇帝的大事。

八表: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系统梳理职官与人物。

十志:涵盖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其中《食货志》首创经济史专篇,《艺文志》保存了汉代以前的文化典籍目录。

七十传:记载重要人物及四夷历史,如《匈奴传》《西域传》等。

3. 史学价值与特点

史料严谨:班固以官方档案(如石室金匮之书)为基础,考订精审,内容翔实。

首创断代:确立后世正史“一朝一史”的编撰范式,影响《后汉书》《三国志》等。

文学成就:语言凝练典雅,名篇如《苏武传》展现人物风骨,为后世散文典范。

思想倾向:强调儒学正统,维护汉室权威,与《史记》的批判风格形成对比。

4. 补充与影响

颜师古注:唐代颜师古的《汉书注》是现存最早最权威的注释,汇集东汉至隋代20余家注疏成果。

与《史记》对比: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但《汉书》武帝以前史事多直接袭用《史记》文本。

域外传播:唐代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古代律令制重要参考;19世纪后欧美汉学界亦有译介研究。

5. 局限性

正统史观局限,如将王莽列为“篡逆”;

部分内容沿袭《史记》而未标明出处;

天文、五行等志掺杂谶纬思想。

《汉书》不仅是研究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文献,其体例与思想亦深刻塑造了中国传统史学体系。清代章学诚评曰“方以智,圆而神”,赞其体例严谨而内涵深邃。

文章标签:汉书》

上一篇:楚汉之争启序幕 | 下一篇:三国归一统天下大势

霍光废立昌邑王

汉朝霍光

霍光废立昌邑王是西汉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于公元前74年,涉及权臣霍光以辅政大臣身份废黜在位仅27天的昌邑王刘贺,改立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

张骞西域凿空史

汉朝张骞

张骞西域凿空史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被誉为“凿空西域”的第一人。他的两次

班固撰《汉书》传世

汉朝班固

班固所撰《汉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王朝自汉高祖刘邦建立(公元前206年)至王莽篡汉(公元8年)共230年的历史

韩信胯下成大将

汉朝韩信

韩信胯下成大将典故源于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年轻时的经历,展现了其隐忍与谋略并重的特质,对研究秦汉之际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具有典型意义。据《史记·淮

班固撰《汉书》传世

汉朝班固

班固所撰《汉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王朝自汉高祖刘邦建立(公元前206年)至王莽篡汉(公元8年)共230年的历史

班固汉书撰青史

汉朝班固

班固所著《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面记载了西汉一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的历史。其撰写严格遵循史实原则,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