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李思训金碧山水画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2 | 阅读:3437次
历史人物 ► 李思训

李思训(653—718年)是唐代著名画家,以金碧山水画著称,被后世尊为“北宗”山水画之祖。作为唐宗室李孝斌之子,他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故画史又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亦擅青绿山水,二人并称“大小李将军”,共同奠定了唐代青绿山水的典范。

李思训金碧山水画

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画特点鲜明:

1. 富丽堂皇的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辅以泥金勾勒山石轮廓或装饰楼阁,形成“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视觉效果,体现盛唐宫廷的华贵气象。传为其作的《江帆楼阁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虽存争议,但完整呈现了这一风格,画面中青山叠嶂、朱廊金顶,色彩对比强烈。

2. 严谨的构图与透视:继承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传统,采用“咫尺千里”的构图法,通过错落的山体与蜿蜒的河流营造空间纵深,宫殿建筑多依山傍水,符合唐代“界画”的精确比例。

3. 道教意象的融入:李思训的画作常出现仙山楼阁、方士泛舟等题材,如《明皇幸蜀图》(传)中的云气缭绕与险峻山峰,反映唐代皇室对道教的推崇及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历史影响方面,宋代《宣和画谱》记载其作品达17幅,但真迹多佚。元代汤垕《画鉴》评其“用金碧辉映为一家法”,明代董其昌将其归入“北宗”,强调其注重技法与装饰性的风格。需注意的是,现存归于李思训名下的画作多为宋元摹本,但其开创的“金碧山水”范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亦可见其遗韵。此外,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青绿山水亦可作为同期风格的参照。

研究争议集中于两点:一是《江帆楼阁图》是否为其真迹(学界多倾向于宋摹本),二是唐代文献对其记载简略,部分画作可能为后人托名。但其艺术地位在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等典籍中已有定评,成为唐宋宫廷山水的重要美学符号。

文章标签:山水画

上一篇:隋军征讨流求(台湾) | 下一篇:刘旻踞北汉抗周

李隆基的兴衰历程

唐朝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其统治时期(712—756年)可分为“开元盛世”和“天宝危机”两个阶段,是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兴衰转折

回纥助唐讨伐叛军

唐朝史朝义

回纥助唐讨伐叛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政权与回纥汗国军事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在平定"安史之乱"(755-763年)过程中。以下是具体史实与分析:1. 安史

安史之乱内乱影响

唐朝吐蕃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大规模叛乱引发,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政治、经济、社会

安西都护府设立

唐朝安西四镇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重要军政机构,其设立与经营对中亚历史和中国边疆治理影响深远。以下为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设立背景与时间唐太宗贞观

李思训金碧山水画

唐朝李思训

李思训(653—718年)是唐代著名画家,以金碧山水画著称,被后世尊为“北宗”山水画之祖。作为唐宗室李孝斌之子,他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故画史又称“大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