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云台二十八将封赏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18 | 阅读:3305次
历史人物 ► 景丹

云台二十八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政治荣誉体系,始创于永平三年(公元60年),由汉明帝刘庄主持,在洛阳南宫云台阁绘制二十八位功臣画像,史称"云台二十八将"。这一群体代表了东汉初年军事贵族集团的核心力量,其封赏制度反映了东汉初期的政治结构与权力分配特点。

云台二十八将封赏

一、核心二十八将名单及爵位封赏

根据《后汉书》记载,二十八将按星宿方位分为四方,每方七将:

1. 东方苍龙七将:

- 邓禹(高密侯,食邑四县)

- 吴汉(广平侯,食邑四县)

- 贾复(胶东侯,食邑六县)

- 耿弇(好畤侯,食邑二县)

- 寇恂(雍奴侯,食邑万户)

- 岑彭(舞阴侯,食邑二县)

- 冯异(阳夏侯,食邑三县)

2. 北方玄武七将:

- 朱祐(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 祭遵(颍阳侯,食邑二千户)

- 景丹(栎阳侯,食邑万户)

- 盖延(安平侯,食邑万户)

- 坚镡(合肥侯,食邑六百户)

- 臧宫(朗陵侯,食邑四千户)

- 马武(杨虚侯,食邑一千八百户)

二、封赏特点分析

1. 军功优先原则:所有入选者均为建武年间(25-57年)立有显著战功的将领,如邓禹平定关中、吴汉攻灭公孙述等。

2. 地域平衡政策:南阳集团(邓禹、吴汉等)与河北集团(耿弇、寇恂等)各占相当比例。

3. 爵禄差异明显:最高者贾复食邑六县(后增至七县),最低者坚镡仅六百户,反映军功大小与刘秀亲疏关系。

4. 追封比例过半:永平三年画像时28人中已有17人去世,体现"追念功臣"的政治意义。

三、特殊人物与争议

1. 伏波将军马援虽战功显赫但未入选,可能与晚年政治失利有关。其女为明帝皇后,但明帝仍坚持功绩标准。

2. 窦融因归附较晚未入二十八将,但获封安丰侯食四县,位比三公。

3. 云台实际有32人画像,包括王常、李通、窦融、卓茂,但传统仍称"二十八将"对应天文星宿。

四、历史影响

1. 政治象征:开创了"功臣画像"制度,影响后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等表彰形式。

2. 权力制衡:通过封赏确立"功臣不任职"原则,多数列侯仅享食邑不掌实权。

3. 阶层固化:功臣家族形成新豪强集团,如耿氏家族五代显赫,为魏晋门阀制度先声。

4. 地理分布:受封者74%出自南阳、颍川等六郡,反映东汉政权的地域基础。

补充史料显示,建武十三年(37年)大规模封侯时,刘秀一次册封365位列侯,其中功劳显著者获"特进"身份。云台二十八将选拔标准除军功外,还需符合"始遭雄狐之乱,终建横草之功"的政治正确要求。明帝选择此时画像,既有表彰父辈功臣之意,也暗含通过神圣化开国集团来强化皇权的政治考量。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始皇陵始建 | 下一篇:董卓暴政乱洛阳

十常侍之乱爆发

汉朝张让

十常侍之乱是东汉晚期(约公元189年)爆发的一场重大政治动乱,标志着东汉王朝中央权力体系的彻底崩溃,直接引发了董卓进京和三国时代的开端。以下是历

云台二十八将封赏

汉朝景丹

云台二十八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政治荣誉体系,始创于永平三年(公元60年),由汉明帝刘庄主持,在洛阳南宫云台阁绘制二十八位功臣

何进谋诛宦官败亡

汉朝何进

何进谋诛宦官败亡是东汉末年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事件,直接导致了董卓进京与东汉王朝的崩溃。以下从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

朱云折槛谏君王

汉朝王凤

“朱云折槛谏君王”典出《汉书·朱云传》,是汉代著名的直谏故事,体现了忠臣不畏强权、敢于谏诤的精神。以下依据史料展开详述: 一、事件背景汉成帝建

云台二十八将封赏

汉朝景丹

云台二十八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政治荣誉体系,始创于永平三年(公元60年),由汉明帝刘庄主持,在洛阳南宫云台阁绘制二十八位功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