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章邯降楚始末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26 | 阅读:7861次
历史人物 ► 章邯

章邯降楚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关键事件之一,其始末反映了秦朝崩溃前夕的政治与军事危机。以下是基于《史记·项羽本纪》《资治通鉴》等史料整理的详细过程:

章邯降楚始末

一、背景:秦末乱局与章邯的崛起

1. 秦朝统治危机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各地反秦势力蜂起。秦二世胡亥任用少府章邯为将,征发骊山刑徒组成军队镇压叛乱。章邯连破陈胜、周文等起义军,成为秦廷最后的军事支柱。

2. 巨鹿之战前的军事行动

章邯先后击败楚地义军,攻杀项梁(项羽叔父),随后北上围攻赵国,将赵王歇围困于巨鹿(今河北平乡)。此时秦军分为两部:章邯军驻扎棘原,王离军包围巨鹿。

二、巨鹿之战与章邯的困境

1. 项羽破釜沉舟

前207年,项羽率楚军援赵,以“破釜沉舟”之势击败王离军,解巨鹿之围。章邯虽未直接参战,但王离军的覆灭使其侧翼暴露,秦军士气骤降。

2. 政治内斗与后方失控

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对前方将领疑忌加深。章邯派司马欣回咸阳请援,赵高闭门不纳,司马欣逃回报信,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章邯意识到秦廷已不可依赖。

三、谈判与投降

1. 陈馀劝降

赵将陈馀致信章邯,指出秦朝必亡,劝其联诸侯共攻秦。章邯犹豫不决,暗中派使者与项羽接触。

2. 洹水之盟

项羽因粮草不足,接受章邯求和。前207年七月,双方在洹水南岸殷墟(今河南安阳)会盟。章邯泣诉赵高迫害,项羽封其为雍王,降卒20余万编入楚军。

四、后续与影响

1. 降卒被坑杀

项羽因降卒人数众多且军心不稳,行军至新安(今河南渑池)时,下令夜袭坑杀秦卒二十万,仅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名降将。

2. 关中分封

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章邯获封雍王,领咸阳以西,与司马欣(塞王)、董翳(翟王)合称“三秦”,用以牵制刘邦

3. 楚汉战争中的结局

前205年,刘邦还定三秦,章邯兵败退守废丘,次年城破自杀。其投降虽延缓了秦亡,但未能改变项羽战略劣势。

五、历史评价

章邯的投降凸显了秦朝内部分裂与统帅的无奈选择。司马迁评价其“有功于秦而终见疑”,后世多认为若秦廷信任章邯,或可延国祚。此外,降楚事件加速了秦政权崩溃,也为楚汉之争埋下伏笔。

文章标签:

上一篇:豫让刺赵襄子 | 下一篇:贡禹谏节俭之风

秦代长城修建者

秦朝秦朝

秦代长城的修建主要由秦始皇(嬴政)下令组织,但具体实施者是数十万劳工、士兵、刑徒及征调的民夫。以下是关于秦长城修建者的详细分析:1. 主导者与决

黑冰台暗探行动

秦朝焚书坑儒

黑冰台是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秘密情报机构的代称,主要由法家思想主导的统治者设立,用于监视官员、搜集情报、打击政敌。其名称源自古代传说中“黑冰”象

始皇东巡封禅

秦朝胡亥

秦始皇东巡封禅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主要发生于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封禅的历史背景封禅是先秦时期

章邯降楚始末

秦朝章邯

章邯降楚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关键事件之一,其始末反映了秦朝崩溃前夕的政治与军事危机。以下是基于《史记·项羽本纪》《资治通鉴》等史料整理的详细过程

章邯降楚始末

秦朝章邯

章邯降楚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关键事件之一,其始末反映了秦朝崩溃前夕的政治与军事危机。以下是基于《史记·项羽本纪》《资治通鉴》等史料整理的详细过程

章邯镇压起义失败

秦朝章邯

秦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陈胜、吴广于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掀起了反秦浪潮。时任少府的章邯受命镇压起义,初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未能扭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