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乐毅连下七十城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5-31 | 阅读:5613次
历史人物 ► 乐毅

乐毅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原为魏国将领,后投奔燕国,成为燕昭王的重要谋臣。在燕昭王励精图治的背景下,乐毅被任命为五国联军统帅,联合赵、楚、韩、魏共同伐齐。公元前284年,乐毅率军大破齐军于济西,随后乘胜追击,连续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几乎灭亡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

乐毅连下七十城

乐毅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战略眼光独到:乐毅善于分析敌我形势,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削弱齐国的盟友,再集中兵力进攻齐国。

2. 军事指挥才能卓越:他善于灵活运用战术,在济西之战中利用齐军轻敌心理,一举击溃齐军主力。

3. 政治手段高明:攻占齐国后,乐毅采取怀柔政策,安抚民心,减少抵抗,使占领区迅速稳定。

4. 燕国国力支持:燕昭王励精图治,为乐毅提供了充足的兵力和后勤保障,使其无后顾之忧。

然而,乐毅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燕昭王去世后,继位的燕惠王听信谗言,猜忌乐毅,最终将其撤换,导致燕军战局逆转,齐国在田单的领导下成功复国。乐毅被迫流亡赵国,晚年郁郁而终。

乐毅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事迹被《史记》等史书记载,成为战国时期名将的代表之一。他的成功与失败也提醒后人,军事胜利需要政治信任和稳定的后方支持,否则难以持久。

文章标签:

上一篇:鲁隐公观鱼被弑 | 下一篇:韩非子入秦被害

田氏代齐政权更

春秋战国战国

田氏代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政权更替事件,标志齐国从姜姓吕氏政权转为田氏政权统治。以下是详细的史实分析:1. 历史背景: - 齐国原为姜尚(姜子牙)

鲍叔牙荐管仲

春秋战国鲍叔牙

鲍叔牙荐管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佳话,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鲍叔牙的识人之明和胸怀宽广,也为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基础。以下从

长平之战秦坑赵

春秋战国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末期(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烈的歼灭战之一。此战以秦国名将白起坑杀赵国

夫差亡国悔杀胥

春秋战国夫差

"夫差亡国悔杀胥"指的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灭掉越国后,因听信谗言处死忠臣伍子胥,最终导致吴国被越国反灭的历史悲剧。这一事件体现了古代政治中忠谏、

乐毅伐齐复国

春秋战国乐毅

乐毅伐齐复国是战国时期燕国为报复齐国而发起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是燕昭王联合五国攻齐的核心战役,其背景、

乐毅伐齐复燕计

春秋战国乐毅

乐毅伐齐复燕计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主导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其核心目标是联合五国之力击溃齐国,为燕昭王复仇并恢复燕国疆土。这一事件发生于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