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乐毅伐齐复国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7-13 | 阅读:9533次
历史人物 ► 乐毅

乐毅伐齐复国是战国时期燕国为报复齐国而发起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是燕昭王联合五国攻齐的核心战役,其背景、过程及影响均体现了战国中期的复杂政治军事格局。

乐毅伐齐复国

背景与起因

1. 齐湣王的扩张与树敌:齐国在齐湣王时期国力强盛,先后攻灭宋国,并侵夺楚、魏、韩等国领土,引发诸侯不满。尤其是齐湣王骄横残暴,对内镇压贵族(如孟尝君流亡),对外炫耀武力,导致国际孤立。

2. 燕国的复仇动机: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子之之乱)攻燕,几乎灭国,燕昭王即位后“筑黄金台招贤”,立志复仇。乐毅作为魏国名将之后,受燕昭王重用,被任命为上将军,主持伐齐大计。

联合五国攻齐的过程

1. 外交合纵:乐毅利用齐国的孤立局面,成功联合秦、赵、魏、韩组成五国联军(实际参战为燕、秦、赵、魏、韩,楚国初期观望后加入)。

2. 济西之战(前284年):联军在济水以西大破齐军主力,齐湣王仓皇逃亡。乐毅独率燕军乘胜追击,半年内攻占齐国70余城,仅剩莒和即墨两城未克。

3. 长期围困策略:乐毅为避免激起齐人反抗,采取怀柔政策,减免赋税、尊重齐地风俗,并围而不攻,试图瓦解守军意志。

转折与齐国的复国

1. 燕惠王猜忌与乐毅出走:燕昭王死后,继位的燕惠王中齐将田单,怀疑乐毅有自立之心,改派骑劫接替。乐毅被迫投奔赵国,燕军士气受挫。

2. 田单火牛阵破燕(前279年):即墨守将田单集结残兵,以火牛阵夜袭燕军,击杀骑劫,随后乘势收复失地,助齐襄王复国。

历史影响

1. 齐国衰落:虽复国成功,但齐国元气大伤,失去与秦争霸的实力,战后采取保守政策,终未恢复鼎盛。

2. 燕国战略失误:燕惠王临阵换将导致功败垂成,燕国未能彻底吞并齐国,反消耗国力。

3. 合纵连横的范例:此战展现了战国时期联盟的脆弱性,也为后世如秦灭六国提供借鉴。

延伸知识

乐毅的军事思想:其《报燕惠王书》强调“善作者不必善成”,阐明伐齐的战略逻辑与个人忠诚,成为古代名将自辩的经典文献。

田单的防御智慧:火牛阵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战术,体现弱势方以计谋扭转战局的典型案例。

乐毅伐齐复国是战国中期权力重构的关键事件,既反映了小国通过合纵对抗强权的可能,也揭示了君主猜忌对战略成果的致命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虞仲封于夏墟 | 下一篇:燕太子丹刺秦

荀子劝学礼法并重

春秋战国荀子

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其思想以"性恶论"为基础,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礼法并重"的教育理念。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创新

晏子使楚智辩

春秋战国孔子

晏子使楚智辩是《晏子春秋》中记载的经典外交故事,生动展现了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外交智慧与机辩才华。这一事件发生在齐景公时期(约公元前547—

乐毅伐齐复国

春秋战国乐毅

乐毅伐齐复国是战国时期燕国为报复齐国而发起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是燕昭王联合五国攻齐的核心战役,其背景、

田单火牛阵破燕军

春秋战国田单

田单火牛阵破燕军是战国时期齐将田单运用奇谋击败燕军的经典战例,发生于公元前279年。以下根据《史记·田单列传》等史料详述其背景、过程及军事意义:一

乐毅伐齐复国

春秋战国乐毅

乐毅伐齐复国是战国时期燕国为报复齐国而发起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是燕昭王联合五国攻齐的核心战役,其背景、

乐毅伐齐复燕计

春秋战国乐毅

乐毅伐齐复燕计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主导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其核心目标是联合五国之力击溃齐国,为燕昭王复仇并恢复燕国疆土。这一事件发生于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