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贾思勰撰《齐民要术》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7-17 | 阅读:2240次
历史人物 ► 贾思勰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成书于北魏时期(约公元533—544年),全面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学的奠基之作。以下是关于该书及其历史价值的详细分析:

贾思勰撰《齐民要术》

1. 作者与时代背景

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末期,曾任高阳郡太守。北魏政权长期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推行均田制等政策促进农耕,而贾思勰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整理,耗时十余年完成此书。"齐民"指平民,"要术"即谋生之术,书名即体现其"为民立言"的宗旨。

2. 内容结构与农学成就

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

作物栽培:首次系统记载粟、黍、豆等作物的轮作制,提出"谷田必须岁易"的防病理念;详细记录水稻移栽、绿肥应用等技术。

园艺技术:介绍果树嫁接(如梨树)、蔬菜畦作、食用菌培育(如"椹菌法"种菰)等创新方法。

畜牧兽医:记载家畜选种、役使时机判断及二十余种兽医药方,如"治马疥方"用雄黄调油。

食品加工:系统总结酿酒(包括曲种培养)、制酱、腌渍、乳制品加工等技术,其中"作酢法"记载了29种醋的制法。

经济思维:提出"用力少而成功多"的效益观,强调根据市场规律调整种植结构。

3. 科学方法与历史价值

实证精神:书中强调"验之行事"的实践原则,记录了大量民间谚语(如"耕而不劳,不如作暴")和量化标准(如播种量"一亩用子八升")。

生态智慧:主张"顺天时,量地利"的可持续农业观,记载了桑树与豆科植物间作等生态种植模式。

影响深远:唐代《四时纂要》、元代《农书》均受其影响,6世纪后陆续传入日本、朝鲜,现存最早为北宋崇文院刻本残卷。

4. 跨学科价值

技术史维度:书中保留的踏犁、耧车等农具记载,可与出土北魏铁农具相互印证。

社会经济史:反映北魏庄园经济的生产形态,如"羊一千口者"的规模养殖记录。

语言学价值:保存大量6世纪北方方言词汇(如"杷"指耙地工具)。

该书既有"起自耕农,终于醯醢"的完整知识体系,又体现"采捃经传,爰及歌谣"的严谨治学态度。其"教民致富"的思想内核,对后世"经世致用"学说产生重要影响,2020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文章标签:齐民要术

上一篇:戴逵碎琴明志 | 下一篇:隋灭南陈统一

檀道济唱筹量沙计

南北朝檀道济

檀道济“唱筹量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计谋,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展现了其临危不乱的统帅智慧。这一事件发生在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檀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南北朝刘骏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字休龙,小字道民,是南朝宋的第五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他在位仅11年(453年-464年),却因政治手段强硬、改革

贾思勰撰《齐民要术》

南北朝贾思勰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成书于北魏时期(约公元533—544年),全面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

北魏孝静帝元善见

南北朝元善见

北魏孝静帝元善见(524—552年),是北魏分裂后东魏的唯一君主,也是北魏宗室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权臣高欢扶持的傀儡,他的统治集中体现了南北朝后期皇

贾思勰撰《齐民要术》

南北朝贾思勰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成书于北魏时期(约公元533—544年),全面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南北朝贾思勰

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北魏时期(约公元533—544年),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是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