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开创吴越国的传奇人生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8-14 | 阅读:9707次历史人物 ► 钱镠
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是中国历史上以善治闻名的君主之一。他出身寒微,通过军功崛起,最终开创了吴越国这一割据政权,统治两浙地区长达86年(907-978年),是十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之一。
一、出身寒微,从军起家
钱镠少年时家境贫寒,曾以贩盐为生,性格豪爽,擅长骑射。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他投身地方武装,因作战勇猛,逐步受到重用。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钱镠崭露头角,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董昌的部将。后因屡立战功,升任节度使,成为一方藩镇。
二、平定董昌叛乱,奠定基业
896年,董昌自立为帝,建立“大越罗平国”,公开反唐。钱镠接受唐朝诏令,率军讨伐董昌,最终攻破越州(今绍兴),迫使董昌自杀。此战使钱镠完全掌控两浙地区,并获封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统治者。
三、建立吴越国,奉行“保境安民”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钱镠被封为吴越王,正式建立吴越国。尽管名义上臣服于中原王朝(后梁、后唐等),但他始终保持自治,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避免了卷入中原混战。其治国方针以“保境安民”为核心,减少战争,发展经济,使吴越国成为十国中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四、大兴水利,发展经济
钱镠极为重视水利工程,组织修建钱塘江海塘(“钱氏捍海塘”),有效抵御海水倒灌,保障农田安全。他还疏浚西湖、整治太湖流域水系,促进农业和航运发展。在他的治理下,吴越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手工业兴盛,海外贸易繁荣,与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均有往来。
五、崇文重教,文化繁荣
钱镠虽出身行伍,却重视文教,在位期间广建学校,资助文人,推动文化发展。他下令刊印佛教典籍,支持天台宗复兴,并在杭州灵隐寺、六和塔等建筑上投入大量资源。吴越国成为当时南方文化中心之一,为后来的两宋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六、传位子孙,纳土归宋
钱镠晚年谨慎处理继承问题,临终前告诫子孙“善事中原,勿以易姓废大事”。其子孙遵循这一政策,最终在978年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主动纳土归宋,使两浙地区和平并入北宋,避免了战乱破坏。这一举措受到后世赞誉,钱氏家族也在宋朝享有崇高地位。
七、后世评价与影响
钱镠的统治使吴越国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安定富庶之地,被誉为“东南第一州”。其水利建设、经济政策和文化贡献影响深远,杭州也在他的经营下逐步崛起,为南宋定都奠定基础。至今,钱镠仍被视为杭州和浙江历史的重要人物,其家训《钱氏家训》被后世传颂,钱氏家族更是名人辈出,如钱学森、钱穆、钱钟书等,均是其后裔。他的传奇人生展现了乱世中一位杰出统治者的智慧与远见。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李隆基:开元盛世之政治英杰 | 下一篇:元朝文人虞集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