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儒家亚圣荀子思想研究
儒家亚圣荀子思想研究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其思想体系以“性恶论”为核心,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对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荀子思想 | 历史人物 ► 荀子
[春秋战国] 战国策中的诸子百家思想碰撞
《战国策》作为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重要文献,虽以策士权谋为核心,但其中杂糅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碰撞,反映了战国时期多元思潮的激烈交锋。以下是具体体现:1. 纵横家与儒家的矛盾 《战国策》中苏秦、张仪等纵横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思想 | 历史人物 ► 战国
[三国] 诸葛亮北伐中原记
诸葛亮北伐中原,又称"六出祁山",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而对曹魏发动的系列军事行动。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其核心史实如下:一、北伐背景1. 战略延续: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上时间 ► 2025-06-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清朝] 文字狱兴盛与思想控制
文字狱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实行的政治镇压手段,尤以明清两代最为严苛。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罗织罪名、曲解文义,对知识分子进行系统性迫害,以此消除异见、维护专制统治。以下是文字狱兴盛与思想控制的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文字狱 | 历史人物 ► 康熙
[秦朝] 李斯:法治思想的先驱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任丞相,是秦朝法治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实践者。他的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古代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法治思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法治思想 | 历史人物 ► 李斯
[清朝] 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维新变法思想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变革。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变法维新的基本主张 梁启超认为,中国在时间 ► 2025-06-24 | 标签 ► 变法思想 | 历史人物 ► 光绪
[明朝] 黄宗羲启蒙思想家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最具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生于浙江余姚,早年师从刘宗周,深受蕺山学派影响,后因抗清活动失败隐居著述,完成《明夷待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思想 | 历史人物 ► 黄宗羲
[三国] 诸葛亮北伐出祁山
诸葛亮北伐出祁山是基于《三国志》等正史记载的重要军事行动,发生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至建兴十二年(234年)间。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北伐背景与战略意图政治合法性: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旗帜,北伐既是延续刘备政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北伐
[三国] 诸葛亮草船借箭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事件,其原型并非出自诸葛亮,而是源自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的一次军事行动。根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正月,孙权与曹操在濡须口对峙时,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三国] 诸葛亮北伐中原壮志未酬
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志、复兴汉室而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从建兴六年(228年)至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共发动五次北伐(《三国志》记载为五次,后世有学者细分至六次),但因多时间 ► 2025-06-17 | 标签 ► 诸葛亮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隋朝高颎
南北朝萧宝卷
晋朝司马睿
三国张飞
汉朝苏武
秦朝王绾
春秋战国李牧
西周共和
夏商商汤
清朝乾隆
清朝和珅
明朝明朝
元朝八思巴
宋朝苏轼
五代十国王镕
唐朝唐玄宗
隋朝百济
南北朝宇文泰
晋朝陆机
三国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