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西周

[西周] 毛公鼎录王训诰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因铭文中提及“毛公”而得名,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记录了周宣王对重臣毛公的册命训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以下从多角度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仲山甫

[西周] 方叔征伐荆蛮

方叔征伐荆蛮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军事事件,主要记载于《诗经·小雅·采芑》。方叔是周宣王时期的贤臣和军事将领,受命率军征讨南方荆蛮(大体在今湖北、湖南一带),以巩固周王朝对南方的统治。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方叔

[西周] 召公奭燕国奠基

召公奭是西周初年著名的宗室重臣,姓姬名奭,为周文王庶子,周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因受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称召公。他是燕国的实际奠基者,同时也是西周王朝的核心政治家,其历史贡献体现在多个层面:1. 政治地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燕国 | 历史人物 ► 燕国

[西周] 周昭王南征溺汉水

周昭王南征溺于汉水是西周早期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记载见于《竹书纪年》《史记·周本纪》及青铜器铭文(如《中方鼎》),反映西周王朝开拓南方疆域时遭遇的军事挫折。以下是基于史料与考古研究的综合分析:一、历史背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周成王

[西周] 召公奭南征平淮夷

召公奭南征平淮夷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军事行动,其背景与过程涉及周王朝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及早期民族融合。 1. 历史背景 西周建国初期,淮夷(分布于淮河流域的东夷部族)与周王室关系紧张。淮夷曾参与商纣王残余势力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周成王

[西周] 祭公谋父谏征犬戎

《祭公谋父谏征犬戎》是《国语·周语上》记载的一篇重要政治谏言,反映了西周时期"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和边疆治理思想。事件背景为周穆王(约前976—前922在位)欲远征西北的犬戎部族,卿士祭公谋父以一套完整的德政理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祭公谋父

[西周] 南仲戍边御猃狁

"南仲戍边御猃狁"典出《诗经·小雅·出车》,反映西周时期周王室将领南仲率军抗击猃狁(先秦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即后世匈奴的先祖之一)的历史事件。根据先秦文献与考古发现,可对该事件作如下展开:1. 历史背景 猃狁是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西周] 樊仲山父平叛乱

樊仲山父平叛乱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樊仲山父(又称樊穆仲)是西周时期樊国的国君,也是周王室的重要辅臣。根据《左传》《史记》等文献记载,他曾协助平定叛乱,稳定周王室的统治。 相关历史背景 西周中后期,王室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仲山父

[西周] 周公摄政辅成王

周公摄政辅成王是中国西周初期重要的历史事件,体现了早期王朝权力过渡中的政治智慧。以下从历史背景、摄政举措、政治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 1. 武王早逝与成王年幼:周武王姬发在灭商后不久去世,其子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周公

[西周] 周召二公共和协治

周召二公共和协治,即西周时期的周公旦与召公奭共同辅佐成王、康王,开创“成康之治”的典故。这一政治模式体现了早期中国的“共和行政”理念,是宗法制度与贤能政治的典型结合。以下从历史背景、政治实践、制度创新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共和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