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汉和帝诛窦宪权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27 | 阅读:3314次
历史人物 ► 窦宪

汉和帝诛窦宪是东汉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起因于外戚窦氏的专权跋扈。窦宪是汉章帝窦皇后的兄长,凭借外戚身份掌握朝政大权,其家族子弟多居要职,甚至干预皇权。汉和帝刘肇即位时年仅十岁,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宪趁机垄断朝政,权势熏天。

汉和帝诛窦宪权

窦宪的专权引起朝野不满,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曾诬陷太尉宋由致死,又逼死尚书仆射郅寿,还擅杀宗室刘畅,引起公愤。随着汉和帝年长,对窦宪的专权日益不满。公元92年,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密谋,利用窦宪班师回朝的机会,突然发动政变,收缴窦宪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迫令其与弟窦笃、窦景等自杀,窦氏家族党羽多被处死或流放。

这次政变标志着东汉宦官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郑众因功封侯,开创宦官封侯的先例,为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伏笔。汉和帝诛窦宪也显示出皇权对外戚势力的压制,但之后邓氏、梁氏等外戚又相继专权,外戚与宦官的争斗成为东汉政治的主线。此事件反映了东汉中期皇权衰弱、政局动荡的局面,中央集权逐渐瓦解,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壮大。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长城修筑历史考略 | 下一篇:孟获:南蛮首领,与蜀汉的七擒七纵

韩信胯下成兵仙

汉朝韩信

韩信胯下之辱与兵仙之称的关联,体现了其忍辱负重、大智若勇的军事家特质。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解析及军事成就三方面展开: 一、胯下之辱的史实背景据

晁错削藩引七国

汉朝晁错

西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削藩策》,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直接引发了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这一事件是西汉中央

栾布哭彭越

汉朝彭越

栾布哭彭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古人重义轻生、知恩图报的精神,也反映了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的残酷政治现实。以下是基于《史记·季布栾布列

汉朝皇帝陵寝制度

汉朝汉朝

汉朝的皇帝陵寝制度是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厚葬之风与礼制规范的高度结合。这一制度不仅关乎帝王身后的安葬,更是政治权威和儒家孝道

汉军骑兵战术的发展与应用

汉朝窦宪

汉军骑兵战术的发展与应用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骑兵战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在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骑兵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汉军骑兵的战术演变可

汉和帝除窦氏乱

汉朝窦宪

汉和帝除窦氏之乱是东汉中期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反映了皇权与外戚势力的博弈。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10岁即位(88年),因年幼由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