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往来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9 | 阅读:6816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往来是13至14世纪欧亚大陆东西方交往的重要篇章,两地同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往来

一、政治与军事同盟

1. 宗主关系的确认

伊利汗国(1256–1335)由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建立,元朝(1271–1368)视其为藩属。1264年,忽必烈正式册封旭烈兀为伊利汗,颁发“辅国安民之宝”印玺,确立宗藩关系。此后历代伊利汗即位均需元廷认可,如阿八哈汗(1265–1282在位)通过元使孛罗丞获得册封。

2. 联合对抗察合台汗国

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元朝与伊利汗国多次协同对抗察合台汗国的扩张。1280年代,元军从东线牵制察合台军队,配合伊利汗国在西线的作战。1303年双方更签订《合儿班答和约》,共同维护中亚稳定。

二、经济与技术的交流

1. 驿道系统的延伸

元朝完善了贯穿伊利汗国的“钦察道”驿站,设“波斯都元帅府”管理商路。据《经世大典》记载,从大都(北京)至帖必力思(大不里士)的驿道共设47站,每站配驿马200匹,使使者往来仅需80日。

2. 跨区域贸易网络

伊利汗国成为中西贸易枢纽,元朝商队通过海陆两路输送丝绸、瓷器至波斯,换回宝石、琉璃等物。1310年拉施特《史集》记载,元朝曾一次性向伊利汗国出口10万匹织金锦。

3. 天文与医学技术的传播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传入波斯,影响乌鲁伯格天文台测算。同时,伊利汗国医学家拉施特主持编纂的《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系统收录了中医脉学与针灸技术。

三、文化与宗教互动

1. 多元宗教政策的协调

两地均实行宗教宽容政策。1289年,元廷应伊利汗阿鲁浑请求,委派景教徒拉班·扫马出使欧洲,促成与教廷的外交往来。元仁宗时期(1311–1320),波斯苏菲派诗人哈珠·克尔曼尼长期居留大都。

2. 史学编纂的合作

拉施特编撰《史集》时,元朝提供《实录》等史料,书中专设《中国史》章节。元廷亦组织翻译《伊利汗气象学》,收入秘书监藏书。

3. 艺术风格的融合

伊利汗国细密画吸收元朝水墨技法,现存《动物志》手稿可见宋代花鸟画影响。同时,元青花瓷的钴料“苏麻离青”多经伊利汗国转运,纹饰受伊斯兰几何图案启发。

四、技术官僚的流动

1. 人才的双向派遣

元世祖时期,畏兀儿人孛罗丞相出任伊利汗国相,推行钞法改革。1314年,元仁宗派遣水利专家李术鲁翀赴波斯协助兴修灌渠。

2. 军事技术的转移

伊利汗国军队仿元朝建立“探马赤军”,引入武器。1291年阿鲁浑汗致教皇信件中,明确提及获得元朝制造技术。

结语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交往是蒙古世界体系下跨文明互动的典型案例,两地在维持政治从属关系的同时,通过技术共享、商贸网络和人员流动,深刻重塑了欧亚大陆的文化经济格局。1335年伊利汗国解体后,这种体系性联系逐渐弱化,但其遗产仍通过帖木儿帝国等后继政权延续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吴国杨行密的江淮争霸 | 下一篇:陈亮事功学派

权臣阿合马事略

元朝阿合马

权臣阿合马事略阿合马(?—1282年),元代初期著名权臣,回族(一说畏兀儿人),以理财能力著称,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他在忽必烈统治期间长期掌管财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往来

元朝元朝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往来是13至14世纪欧亚大陆东西方交往的重要篇章,两地同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

元朝对藏传佛教的扶持

元朝元朝

元朝对藏传佛教的扶持是蒙元统治者基于政治、宗教和文化多重考量所推行的国策,其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联姻与宗教权威的建立 元

方国珍据海称雄

元朝方国珍

方国珍(1319—1374),名珍,字国珍,台州黄岩(今浙江台州)人,元末东南沿海割据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盐商家庭,早年家境富裕,后因被诬告通匪而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往来

元朝元朝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往来是13至14世纪欧亚大陆东西方交往的重要篇章,两地同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

元朝对藏传佛教的扶持

元朝元朝

元朝对藏传佛教的扶持是蒙元统治者基于政治、宗教和文化多重考量所推行的国策,其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联姻与宗教权威的建立 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