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蜀汉五虎上将列传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14 | 阅读:745次
历史人物 ► 蜀汉

蜀汉五虎上将列传

蜀汉五虎上将列传

蜀汉五虎上将是后世对刘备麾下五位杰出将领的合称,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虽然“五虎将”的称谓在《三国志》中并未明确记载,但陈寿在《三国志·蜀书》中将五人合为一传(关张马黄赵传),后世文学艺术(如《三国演义》)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概念。以下结合史实分述五人生平及功绩:

1. 关羽(?-220年)

字云长,河东解县人,早年随刘备起兵,以忠义和武勇闻名。史载关羽“万人敌”,曾在白马之战中阵斩袁绍大将颜良,被曹操表为汉寿亭侯。后归刘备,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因骄傲轻敌导致后方被东吴偷袭,败走麦城。关羽死后被神化,尊为“武圣”,其形象兼具勇武与忠义。

扩展知识

关羽与张飞并称“熊虎之将”,但性格高傲,与同僚关系紧张(如与糜芳、士仁的矛盾直接导致荆州失守)。

其“刮骨疗毒”的记载见于《三国志》,但华佗此时已去世,实际医生不详。

2. 张飞(?-221年)

字益德(《三国志》作“翼德”),涿郡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长坂坡据水断桥、仅率二十骑断后的记载凸显其勇猛。入蜀后击败张郃,但性格暴戾,常鞭笞士卒,最终被部将范疆、张达所杀。

扩展知识

Qualifications include tasks like:- 张飞可能出身豪强,善书画(明代《画髓元诠》称其工草书)。

其女为刘禅皇后,家族在蜀汉地位显赫。

3. 赵云(?-229年)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原属公孙瓒,后投刘备。长坂坡救阿斗、汉水空营退敌是其著名事迹。赵云以谨慎稳重著称,曾谏阻刘备伐吴。死后追谥“顺平侯”,是蜀汉少有的善终名将。

扩展知识

赵云官职始终偏低(翊军将军),但后世文学将其塑造为“完美武将”。

汉代“云”字多写作“雲”,但赵云名字的写法在史书中明确为“云”。

4. 马超(176-222年)

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早年联合韩遂抗曹,潼关之战险些击杀曹操,后败走投张鲁,最终归附刘备。因威望极高,刘备称帝时马超领衔劝进表。但后期被闲置,郁郁而终。

扩展知识

马超家族被曹操诛杀,其子马承袭爵,女儿嫁刘备之子刘理

羌人称其为“神威天将军”,在西北影响力深远。

5. 黄忠(?-220年)

字汉升,南阳人,原为刘表部将,后归刘备。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渊,助刘备夺取汉中,被封为后将军。与关羽齐名,但年迈方显赫,故有“老将”之称。

扩展知识

黄忠生卒年不详,但《三国志》明确记载其“勇毅冠三军”。

汉代“六十为老”,黄忠活跃时可能已超六十岁。

五虎将的历史定位

五人中,关羽、张飞为刘备嫡系,赵云长期统领禁卫,马超象征西北势力,黄忠代表荆州旧部。陈寿评:“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但蜀汉并未设立“五虎将”正式称号,此概念定型于宋元话本及《三国演义》。五人结局多悲壮,折射出蜀汉政权“创业未半”的艰辛。

补充史料争议

《华阳国志》称诸葛亮不喜马超“不顾亲戚”,赵云未被重用或因非荆州集团核心。

黄忠病逝时间存疑,可能死于刘备称帝前。

文章标签:上将

上一篇:汉代的文学与汉赋的发展 | 下一篇:杜预注解《左传》

夷陵之战的历史影响

三国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222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而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略进攻,最终以蜀军惨败告终。这场战役对三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姜维:蜀汉复兴的中兴大将

三国姜维

姜维作为蜀汉后期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和政治人物,其"复兴蜀汉"的历史定位存在一定争议,但确实在极端困难的局势下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品质。以下从

马超的西凉铁骑

三国马超

马超的西凉铁骑是东汉末年一支以凉州(今甘肃、宁夏一带)为根据地的精锐骑兵部队,以其骁勇善战著称。马超作为西凉军阀马腾之子,继承并壮大了这支军

三国时期少数民族政策比较

三国三国

三国时期(220-280年)的少数民族政策因魏、蜀、吴三国不同的地理环境、统治需求和战略目标而呈现显著差异。以下是三国政权对少数民族政策的比较分析: 一

蜀汉政权兴衰简史

三国蜀汉

蜀汉政权(221年—263年)是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割据政权,以“汉室正统”自居,史称“季汉”。其兴衰历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建立与兴盛(221—223年)

常山赵子龙传

三国蜀汉

《常山赵子龙传》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东汉末年名将,蜀汉开国功臣之一。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整理: 一、早期经历与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