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忠烈书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01 | 阅读:8719次历史人物 ►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以忠烈气节和独创“颜体”书法闻名于世。
一、忠烈事迹
1. 安史之乱中的抗贼壮举
颜真卿任平原太守时,安禄山叛乱(755年),他提前筑城储粮,联合堂兄颜杲卿起兵抵抗,牵制叛军主力,被推为河北十七郡盟主。其兄颜杲卿镇守常山兵败,惨遭肢解而死,侄子颜季明亦殉国。颜真卿晚年因反对权臣烈叛乱,以77岁高龄被派往劝降,遭囚禁两年后不屈遇害。
2. 《祭侄文稿》的血泪绝笔
现存台北故宫的《祭侄文稿》(758年)是颜真卿为追悼颜季明所书,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涂改痕迹与飞白笔触饱含悲愤,是书法史上情感与技艺结合的巅峰之作。
二、书法革新
1. 创立“颜体”
突破初唐欧阳询、褚遂良的秀劲风格,以篆籀笔法融入楷书,形成雄浑厚重的“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成为后世学书范本。
2. “屋漏痕”美学
提出书法线条应如“屋漏痕”般自然凝重,与怀素“折钗股”、张旭“锥画沙”并称唐代笔法理论精髓。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1. 宋代以降的楷模地位
苏轼称其“书至于颜鲁公,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朱长文《续书断》列其书法为神品。
2. 人格与艺术的统一
清人王澍评价:“鲁公书以骨力胜,而锋芒不外露,如《论语》所称‘刚毅木讷近仁’。”其书法雄强气质与忠烈品格互为表里。
3. 海外传播
颜体在朝鲜半岛、日本影响深远,日本空海和尚等遣唐使将其笔法带回,形成“和样书道”重要源头。
四、延伸知识
家族传承:颜氏为琅琊名门,五世祖颜之推著《颜氏家训》,其侄颜师古是唐代训诂大家。
遗迹存世:山东费县有颜真卿纪念馆,西安碑林藏其《藏怀恪碑》等7种原石。
文献记载:《新唐书》《旧唐书》均专列传记,《资治通鉴》详载其抗贼事迹。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朝名将来护儿生平事迹 | 下一篇:景延广拒辽称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