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周瑜火烧赤壁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8 | 阅读:6545次
历史人物 ► 周瑜

周瑜火烧赤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术范例,发生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详细分析:

周瑜火烧赤壁

1. 背景与战前形势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率20余万大军南下,意图消灭孙权刘备。孙刘联军总兵力约5万(周瑜领3万,刘备2万),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对峙。曹军多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将战船首尾相连以降低颠簸。

2. 火攻战术的关键要素

风向利用:周瑜部将黄盖提出火攻计策,冬季罕见的东南风助长了火势(《江表传》记载"时东南风急")。

诈降准备:黄盖以"粮尽兵寡"为由假降,使曹军放松警惕。

火船突袭:十艘艨艟战船装载浸油柴草,突入曹军船阵后引火,火势迅速蔓延至岸上营寨。

3. 战后影响

曹操败退北方,形成三国鼎立雏形。孙权稳固江东,刘备趁机夺取荆南四郡。

此战奠定了周瑜"雄烈"之名(《三国志》评其"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但历史上诸葛亮并未直接参与战术谋划。

延伸考据

赤壁位置争议:学界有蒲圻赤壁、武昌赤矶山等说法,2008年出土的东汉箭镞佐证了蒲圻说。

兵力差异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质疑曹军数量,认为实际参战仅数万。

疫病因素:曹军军中爆发血吸虫病,削弱了战斗力。

这场战役体现了冷兵器时代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运用,其"以少胜多"的军事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章标签:

上一篇:董仲舒独尊儒术 | 下一篇:晋朝瓷器制作与瓷器艺术研究

三国历史著名战役回顾

三国三国

三国时期(约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频发、英雄辈出的时代,以下是几场最具战略意义和史学价值的著名战役,结合《三国志》等正史记载进行还原: 1. 官

三国历史战争与策略解析丛书推荐

三国三国

以下是关于三国历史、战争与策略的详细解析,内容基于正史《三国志》及《后汉书》等史料,结合军事战略分析,力求还原历史原貌:1. 核心史料与正史基础

东吴水军发展史

三国曹魏

东吴水军的发展史是中国古代军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衰与孙吴政权的崛起和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息息相关。以下是东吴水军发展的重要阶段和特点:1. 草

三国归晋关键点

三国三国

1. 司马懿的崛起:司马懿是晋朝建立的关键人物,他在曹魏时期通过高平陵之变夺取政权,为司马家族奠定了基础。 2. 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巩固:司马懿死后,其

周瑜火烧赤壁

三国周瑜

周瑜火烧赤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术范例,发生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详细分析:1. 背景与战前形势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率

周瑜火烧赤壁战术

三国周瑜

周瑜火烧赤壁的战术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杰作,发生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中。这场战役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曹操大军的关键战役。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