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周瑜火烧赤壁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8 | 阅读:6545次
历史人物 ► 周瑜

周瑜火烧赤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术范例,发生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详细分析:

周瑜火烧赤壁

1. 背景与战前形势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率20余万大军南下,意图消灭孙权刘备。孙刘联军总兵力约5万(周瑜领3万,刘备2万),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对峙。曹军多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将战船首尾相连以降低颠簸。

2. 火攻战术的关键要素

风向利用:周瑜部将黄盖提出火攻计策,冬季罕见的东南风助长了火势(《江表传》记载"时东南风急")。

诈降准备:黄盖以"粮尽兵寡"为由假降,使曹军放松警惕。

火船突袭:十艘艨艟战船装载浸油柴草,突入曹军船阵后引火,火势迅速蔓延至岸上营寨。

3. 战后影响

曹操败退北方,形成三国鼎立雏形。孙权稳固江东,刘备趁机夺取荆南四郡。

此战奠定了周瑜"雄烈"之名(《三国志》评其"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但历史上诸葛亮并未直接参与战术谋划。

延伸考据

赤壁位置争议:学界有蒲圻赤壁、武昌赤矶山等说法,2008年出土的东汉箭镞佐证了蒲圻说。

兵力差异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质疑曹军数量,认为实际参战仅数万。

疫病因素:曹军军中爆发血吸虫病,削弱了战斗力。

这场战役体现了冷兵器时代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运用,其"以少胜多"的军事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章标签:

上一篇:董仲舒独尊儒术 | 下一篇:晋朝瓷器制作与瓷器艺术研究

张飞的勇猛战绩

三国张飞

张飞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其勇猛善战的形象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均有丰富记载。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整理的张飞主要战绩及相关史实分析:1. 当阳

关羽之死与荆州失守

三国荆州

关羽之死与荆州失守是三国时期的关键转折点,其过程涉及军事、外交及内部治理等多重因素。按《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事件发展脉络如下:一、军事背景与

魏延镇守汉中十年

三国魏延

魏延镇守汉中的十年(约219-229年)是蜀汉战略防御体系中的关键时期,其军事部署与历史影响值得深入分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魏延在此期间的作为

黄盖苦肉计破曹操

三国黄盖

黄盖苦肉计破曹操的故事源于《三国演义》,但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属于文学创作。不过,根据《三国志》等正史,可以梳理出相关背景和可能的史实依据:

周瑜赤壁火烧曹军

三国周瑜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这场战役的实际指挥者是周瑜

庞统献连环计助周瑜

三国周瑜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献连环计助周瑜”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情节,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事件属于小说艺术创作,与正史记载有较大差异。以下是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