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朱清张瑄开海运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8 | 阅读:4298次
历史人物 ► 元成宗

朱清与张瑄是元代著名的海运专家,他们对元代漕粮海运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史实及扩展分析:

朱清张瑄开海运

1. 背景与早期经历

朱清(1236—1302)和张瑄(1243—1302)均为南宋末年活跃于东南沿海的私盐贩运者,熟悉海上航道与贸易。南宋灭亡后,二人归附元朝,凭借对海路的掌握被朝廷重用。元世祖忽必烈为解决北方粮食供应问题(原运河因战乱淤塞),决定开辟海运漕粮路线。

2. 海运路线的开拓

- 1282年,朱清、张瑄首次组织60艘平底海船,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今天津),成功运送漕粮4.6万石至大都(北京)。此航线后来成为元朝南粮北运的主干线。

- 他们逐步优化航线,避开沿岸浅滩,改走黑潮洋流(利用季风与洋流规律),航程缩短至10天左右,年运量从初期的数十万石增至元中期后的300万石以上。

3. 技术与管理创新

- 船舶改进:推广“沙船”船型,平底、多桅,适合浅海航行,并设立灯塔、航标辅助导航。

- 组织体系:建立专职海运万户府,设督办、押运官等职位,形成“分纲运输”制度(分批编组船队),提高效率。

- 配套设施:在直沽修建大型粮仓(如河西务仓),并在沿海港口设立维修船厂。

4. 经济与政治影响

- 海运成本仅为河运的1/10,极大缓解了元朝财政压力,支撑了北方军事与官僚体系的运转。

- 海上贸易随之兴盛,刘家港成为国际性港口,促进了元代中外交流(如后续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基础)。

- 朱清、张瑄因功封侯,家族垄断海运利益,后因权势过大被元成宗治罪(1302年),但海运体系仍延续至元末。

5. 历史评价与争议

朱清、张瑄的贡献被《元史·食货志》肯定,但因其出身草莽且结局悲惨,明代文献如《草木子》则强调其“以贿败”。现代研究认为,他们的实践为中国古代大规模海运提供了唯一成功案例,技术经验甚至影响了明清漕运制度。

补充知识:元代海运的衰落与运河重修有关。元末因倭寇侵扰和黄河改道,海运逐渐被京杭大运河替代,但明初永乐年间仍短暂恢复海运,直至漕运完全河运化。朱清、张瑄的开拓性工作,实为古代中国海洋探索的重要一页。

文章标签:

上一篇:辛弃疾词作与北伐 | 下一篇:朱祐杬兴献王之争

元朝的皮货贸易

元朝元朝

元朝的皮货贸易是当时蒙古帝国及元朝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游牧经济与定居文明的交融。以下从多个方面对元朝的皮货贸易展开分析:1. 皮货的来

朱清张瑄开海运

元朝元成宗

朱清与张瑄是元代著名的海运专家,他们对元代漕粮海运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史实及扩展分析:1. 背景与早期经历 朱清

元武宗滥赏之弊

元朝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在位期间(1307-1311年)的滥赏问题,是元代中后期财政恶化和政治紊乱的典型案例。其表现及影响可从多维度分析:1. 即位酬庸的恶性循环 武宗通过

萨都剌诗词名家

元朝杨载

萨都剌(1272-1340),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西域回回人(一说为阿拉伯或波斯裔),后定居中原,是元代少数民族文人中的杰出代表。其诗

朱清张瑄开海运

元朝元成宗

朱清与张瑄是元代著名的海运专家,他们对元代漕粮海运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史实及扩展分析:1. 背景与早期经历 朱清

张瑄海运兴国

元朝元成宗

张瑄是元朝初期著名的海运家和海盗出身的官员,他与朱清等人共同开创了元代大规模海运漕粮的体系,对元朝的经济和军事运输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