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婴献玺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25 | 阅读:2639次历史人物 ► 子婴
秦王子婴献玺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标志着秦朝统治的终结。以下是基于《史记》等史料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
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暴政不断,引发陈胜吴广起义及六国复辟浪潮。
赵高专权,指鹿为马后弑杀胡亥,改立子婴为秦王(降帝号为王)。
2. 子婴身份争议
传统说法为胡亥兄子(扶苏之子),但《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可能是始皇弟。
在位仅46天,是秦政权最后象征。
3. 献玺过程细节
子婴诛杀赵高后,率大臣"系颈以组,白马素车"至轵道亭投降。
献物包括:皇帝玺(传国玉玺)、兵符、节杖等国家权力象征物。
4. 后续发展
刘邦接受投降后约法三章,但项羽入咸阳后仍杀子婴并焚烧秦宫。
5. 深层意义
形式上是政权交接仪式,实质宣告"以德配天"政治的实现。
开创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和平移交政权的先例。
玉玺在此后两千多年成为皇权合法性的核心信物。
6. 考古印证
咸阳遗址出土的"轵道"相关遗迹与文献记载相符。
东汉卫宏《汉旧仪》详细记载了秦玺形制,与现存文献可互为佐证。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终结,其投降仪式和权力象征物的移交传统深刻影响了后世改朝换代的合法性建构。"献玺"不仅是简单的投降行为,更是政治文化传统形成的关键节点。
文章标签:献玺
上一篇:墨子与兼爱非攻 | 下一篇:司马迁忍辱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