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张飞:猛将神韵,蜀汉猛士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18 | 阅读:7530次
历史人物 ► 张飞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与关羽并称"万人敌",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猛将之一,其形象经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双重塑造,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猛将"。

张飞:猛将,蜀汉猛士

一、历史形象与军事才能

1. 当阳桥退敌:据《三国志》记载,208年长坂坡之战中,张飞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瞪目横矛大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无敢近者,创造了冷兵器时代心理战术的经典战例。

2. 入蜀战役表现:214年随诸葛亮赵云等人溯江入蜀,分兵平定郡县。在江州(今重庆)义释严颜,展现出刚柔并济的为将之道。

3. 汉中之战立功:218-219年汉中之战中,与曹魏名将张郃对战于宕渠,利用地形大破敌军,为刘备夺取汉中奠定基础。

二、性格特征的多维解析

正史记载其"雄壮威猛"的同时也揭示其复杂性格:

敬重士人:对庞统、刘巴等名士礼遇有加

治军严厉:《三国志》称其"暴而无恩",士卒引发恶性后果

政治局限:因急于为关羽,苛责下属导致范强、张达叛乱

三、历史地位的重新审视

1. 实际职务:官至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地位仅次于大将军

2. 治理才能:任巴西太守七年(214-221),维持了蜀汉北部防线稳定

3. 文化影响:宋代起被纳入官方武庙祭祀,明清时期民间奉为"屠宰业祖师"

四、考古发现的新佐证

2015年阆中张飞墓考古发现:

墓前神道石刻显示宋代已形成系统祭祀

明代《桓侯庙碑记》记载其"豹头环眼"形象始于元杂剧

清代出土的"汉车骑将军碑"印证其最终官职

值得思考的是,张飞很可能并非民间传说中的粗鄙武夫。《三国志》裴注引《华阳国志》记载其"善画美人,工草书",元人吴镇《张翼德祠》诗更明确提到"人间画手非无师,谁似将军善画师"。这种文武兼备的特质,与其子张绍官至侍中、孙子张遵为尚书的表现一脉相承,暗示涿郡张氏可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朝的民间信仰与方术 | 下一篇: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曹操的军事才能评析

三国曹操

曹操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战略眼光、战术灵活性与治军能力在汉末群雄中尤为突出。以下从多个维度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一、战略

袁术称帝自取灭亡

三国袁术

袁术称帝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期的一场重要政治闹剧,最终加速了其势力的崩溃。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失败原因及历史影响:一、称帝的背景与狂妄野心建

关羽的忠义勇武

三国关羽

关羽的忠义勇武形象在历史与文化的双重塑造下,已成为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符号。从史实出发,其形象主要基于《三国志》等正史记载,并经过后世文学艺术

徐庶的归隐之谜

三国徐庶

徐庶的归隐之谜是三国历史中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作为刘备早期的核心谋士,他的突然隐退与《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加工存在显著差异。从史实角度分析,徐

张飞的勇猛战绩

三国张飞

张飞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其勇猛善战的形象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均有丰富记载。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整理的张飞主要战绩及相关史实分析:1. 当阳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三国张飞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了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经典事迹,此事发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的背景下。以下结合史料与相关背景展开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