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宋朝 >> 详情

陈亮义利双行论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11 | 阅读:2751次
历史人物 ► 陈亮

陈亮的“义利双行论”是南宋功利学派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他对传统儒家义利观的批判性发展。其核心在于强调“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反对将二者对立。以下是其主要观点及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

陈亮义利双行论

1. 对传统义利观的突破

儒家传统主张“重义轻利”(如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陈亮提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认为道德(义)与事功(利)不可割裂。他指出,脱离实际功利的“空谈性命”会导致国家虚弱,如南宋理学流于空疏,而忽视抗金实务。

2. 经世致用的实践导向

陈亮批判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主张“人生不能无欲”,合理追求利益(如富民)符合天道。他注重历史经验,在《酌古论》中通过分析汉唐霸业,证明“义”需通过“利”(如屯田制、商贸政策)实现。

3. 与朱熹的辩论焦点

在著名的“王霸义利之辩”中,朱熹认为三代以下皆“人欲横行”,陈亮则反驳汉唐君臣“亦有救民之心”,其建功立业本身即含“义”。他指出,若完全否定功利,则孟子“仁政”中的“制民之产”也将失去意义。

4. 政治哲学的现实关怀

陈亮的思想直接针对南宋偏安困局,主张通过整顿吏治、发展军事、鼓励农商等“利民”手段恢复中原。其《中兴五论》提出具体改革方案,如“重商税以充军饷”,体现了义利结合的治国思路。

5. 思想史上的承启作用

陈亮上承北宋李觏、王安石富国”思想,下启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的经世学说。清代颜元评价:“陈同甫(陈亮)气象粗豪,然却有用”,肯定其务实精神。

陈亮的理论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勃兴背景下士人对儒家的调适,其融合道德理想与现实功利的尝试,对后世“实学”发展影响深远。需要注意的是,陈亮并非完全否定道德,而是反对将“义”架空为脱离实践的教条。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吴国杨行密的江淮霸业 | 下一篇:元代手工业与工匠群体

杨万里诚斋诗千首

宋朝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其诗集《诚斋集》收录诗作四千余首,远超千首之数。“诚斋诗千首”是对其创作数量的概称,实际体现了他

陈亮义利双行论

宋朝陈亮

陈亮的“义利双行论”是南宋功利学派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他对传统儒家义利观的批判性发展。其核心在于强调“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反对将二者对立。

刘娥女主临朝记

宋朝刘娥

《刘娥女主临朝记》聚焦北宋真宗皇后刘娥的执政生涯,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数长期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之一。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权力崛起的关

贺铸青玉案留芳

宋朝辛弃疾

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婉含蓄的抒情和精妙的艺术手法广受推崇。以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文学影响等方面

陈亮义利双行论

宋朝陈亮

陈亮的“义利双行论”是南宋功利学派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他对传统儒家义利观的批判性发展。其核心在于强调“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反对将二者对立。

陈亮事功学派

宋朝陈亮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又称“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思想以“经世致用”为核心,反对空谈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