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甘宁的勇猛事迹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10 | 阅读:3410次
历史人物 ► 甘宁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史书记载其性格豪爽、胆略过人。以下是其重要事迹及相关史实补充:

甘宁的勇猛事迹

1. 从“锦帆贼”到东吴将领的转变

甘宁早年曾为地方豪强,组织武装纵横长江,因船只以锦缎为帆、铃铛为声,被称为“锦帆贼”。后投奔刘表未受重用,转投孙权,被周瑜吕蒙推荐。孙权不计前嫌收纳,甘宁由此成为东吴核心将领,体现其人生轨迹的戏剧性。

2. 百骑劫魏营的传奇之战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军进攻濡须口。甘宁率精锐百人夜袭曹营,不损一兵一卒而全身而退,震慑曹军。此战被《三国志》记载为“斩得数十级还”,孙权赞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甘宁字),足相敌也。”此战成为古代特种作战的经典案例。

3. 益阳对峙关羽

215年,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时,甘宁镇守益阳。面对关羽三万大军,甘宁以千人据守上游险要,断言“可保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关羽果然未敢强行渡江,《吴书》称其“遂不渡”。此役彰显甘宁对战场心理的精准把控。

4. 夷陵之战的前哨战

222年夷陵之战爆发前夕,甘宁参与抵御蜀汉进攻,虽史料记载较少,但结合《三国志·陆逊传》推测,其可能担任侧翼防御任务。有学者认为其在此战后病逝(一说战死),时间约在222-223年间。

5. 军事才能与性格特征

甘宁善用奇兵,注重地形研判,如建议孙权夺取荆州时指出“荆州山陵形便,江川流通”。但其性格刚烈,《江表传》记载他与凌统因旧怨多次冲突,经孙权调解方止。这种矛盾性使其形象更为立体。

补充知识

甘宁墓葬据传在今南京郊外,明代仍有遗迹。

宋代将其列入武庙七十二将,地位得到后世认可。

其“锦帆贼”经历反映东汉末年地方武装的兴起背景,与东吴吸纳豪强的用人策略相关。

文章标签:事迹

上一篇:汉朝科技与发明纵览 | 下一篇:桓温:晋朝末期的政治风云人物

董卓暴政乱朝纲

三国董卓

董卓暴政乱朝纲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与军阀割据的典型体现,其暴行直接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崩溃。以下是基于《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的详细分析:1. 废立

程昱献十胜十败论

三国程昱

程昱提出的“十胜十败论”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分析,旨在对比曹操与袁绍的实力优劣,为曹操集团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论述虽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黄盖诈降献苦肉计

三国黄盖

黄盖诈降献苦肉计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谋略案例,源于赤壁之战前的关键策划。虽然小说情节存在艺术加工,但历史记载中确有相关史实依据,需结合《三

荀彧之死疑云

三国荀彧

关于荀彧之死的疑云,史书记载存在矛盾与争议,主要围绕其死因、与曹操的关系以及背后政治背景展开。以下从史料记载、学者分析和时代背景等多个维度进

甘宁锦帆贼王

三国甘宁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早年以“锦帆贼”的称号闻名。《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载:“(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

甘宁百骑劫营的勇略

三国甘宁

甘宁百骑劫营的勇略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甘宁军事生涯中的经典战例,展现了其超凡的胆识与战术素养。此战发生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期间,是孙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