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合赞汗伊尔汗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22 | 阅读:2782次
历史人物 ► 史学

合赞汗(Ghazan Khan,1271—1304)是伊尔汗国第七任统治者(1295—1304年在位),也是该王朝首位正式改信伊斯兰教的君主。他的统治标志着伊尔汗国政治、宗教与文化的重大转型,对西亚历史影响深远。

合赞汗伊尔汗

一、改宗伊斯兰教与宗教政策

1295年,合赞汗通过政变推翻叔父拜都汗后,宣布皈依伊斯兰教(逊尼派),并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此举旨在巩固对波斯本土穆斯林人口的统治,同时弱化蒙古传统的萨满教与佛教影响。他大规模拆除教堂、佛寺,并迫害基督教徒与佛教徒,但保留了部分宗教宽容政策,如允许亚美尼亚教会有限自治。

二、行政与经济改革

合赞汗推行“合赞改革”(Ghazan’s Reforms),试图挽救因滥发纸币(钞法)和横征暴敛而濒临崩溃的经济:

1. 土地制度:清查土地(“叶密立”调查),废除包税制(伊克塔),改行直接征税,减少贵族特权。

2. 货币改革:废止贬值的纸钞(“钞”),恢复金属货币体系,稳定市场流通。

3. 农业振兴:修建水利工程(如坎儿井),鼓励垦荒,规定土地休耕制度。

三、军事与对外关系

1. 对抗马穆鲁克:虽在1299年叙利亚战役中短暂占领革,但未能彻底击败埃及马穆鲁克王朝。1303年马拉吉·苏法尔战役惨败后,伊尔汗国西扩受挫。

2. 结盟欧洲:延续祖辈政策,与教皇及欧洲君主(如英王爱德华一世)联络,试图夹击马穆鲁克,但收效甚微。

四、文化与遗产

1. 史学贡献:其宰相拉施特主持编撰《史集》(Jami al-Tawarikh),是研究蒙古帝国的重要史料。

2. 艺术与建筑:伊斯兰艺术进一步波斯化,大不里士的宫殿与清真寺融合蒙古与波斯风格。

五、历史评价

合赞汗的改革短期内缓解了帝国危机,但未能根治蒙古贵族内斗与财政痼疾。其弟完者都汗继位后继续伊斯兰化政策,最终伊尔汗国在14世纪中叶瓦解。他的统治被视为蒙古统治者本土化的典范,深刻影响了伊朗历史的走向。

文章标签:合赞汗

上一篇:陆游诗寄北伐志 | 下一篇:明初移民与大迁徙

元代的婚丧习俗

元朝至正条格

元代的婚丧习俗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融合了蒙古传统、汉地礼制以及其他民族的风俗。以下从婚礼与丧葬两方面详细展开: 一、婚礼习俗1. 多元婚姻形

合赞汗伊尔汗

元朝史学

合赞汗(Ghazan Khan,1271—1304)是伊尔汗国第七任统治者(1295—1304年在位),也是该王朝首位正式改信伊斯兰教的君主。他的统治标志着伊尔汗国政治、宗教与

赛典赤治滇能臣

元朝忽必烈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是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治理能臣,以其在云南(时称"滇")的卓越治理而青史留名。作为首位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他的治滇举措对边疆

元定宗贵由汗

元朝贵由

元定宗贵由汗(1206—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位大汗,窝阔台长子,1246年即位,在位仅两年,是蒙古帝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短但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统治者。以

合赞汗伊尔汗

元朝史学

合赞汗(Ghazan Khan,1271—1304)是伊尔汗国第七任统治者(1295—1304年在位),也是该王朝首位正式改信伊斯兰教的君主。他的统治标志着伊尔汗国政治、宗教与

《晋朝的史学成就与著作》

晋朝史学

晋朝的史学成就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既有对前代史学的继承与发展,也涌现出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展现了当时史学的多样性和学术活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