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周厉王国人暴动始末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7-06 | 阅读:4183次
历史人物 ► 犬戎之祸

周厉王国人暴动是中国西周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41年,标志着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这场暴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其始末及扩展分析:

周厉王国人暴动始末

一、背景与原因

1. 周厉王的专制统治

周厉王(姬胡)在位期间(约公元前877—前841年),推行高压政策,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制度,垄断山林川泽之利,剥夺贵族和平民的传统经济权益,引发广泛不满。《史记·周本纪》载:“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

2. 社会矛盾激化

西周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平民(“国人”)承担的赋税、劳役加重,而贵族阶层则通过“专利”进一步剥削底层,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国人”是居住在国都的平民,包括手工业者、商人和低级贵族,他们的反抗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3. 思想控制的失败

厉王为压制舆论,派巫师监视“谤者”,处死批评朝政者,造成“道路以目”的恐怖氛围。《国语·周语》记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种高压手段加速了民愤的爆发。

二、暴动经过

1. 国人武装起义

公元前841年,不堪压迫的国人联合部分贵族发动暴动,矛头直指厉王及其亲信。起义者围攻王宫,厉王仓皇逃往彘(今山西霍州),史称“彘之乱”。

2. 共和行政的建立

厉王出逃后,政权由共伯和(一说为周公、召公共同执政)代行王事,史称“共和行政”(前841—前828年)。这一年也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共和元年”)。

3. 后续结果

厉王死于彘地后,其子周宣王继位。宣王初期推行“中兴”政策,但西周王权已遭到根本性削弱。

三、历史影响与意义

1. 政治体制的动摇

暴动暴露了西周“天命—宗法”体系的危机,王权神圣性受到挑战,为后期诸侯崛起埋下伏笔。

2. 经济政策的调整

“专利”制度被废除,宣王时期推行“不籍千亩”(放松土地控制),反映了统治阶层对民意的妥协。

3. 思想与文化的转变

事件催生了“民本”思想的萌芽,《诗经》中《民劳》《板》等篇间接反映了对厉王暴政的批判。

4. 历史记载的突破

中国历史从共和元年开始有连续不断的纪年,此前年代存在较大争议,此后的 chronology 更为清晰。

四、延伸讨论

“国人”性质:西周“国人”类似古希腊城邦公民,具有一定政治参与权,其反抗具有早期民主色彩。

共伯和身份争议:有学者认为“共和”是周公、召公联合执政,清华简《系年》等新出土文献提供了不同解读。

与“犬戎之祸”的关联:厉王时期西北戎患已现端倪,暴动削弱了周王室对边疆的控制,间接导致西周最终灭亡。

周厉王国人暴动不仅是权力斗争,更是西周社会结构内在矛盾的集中爆发,其“防民之口”的教训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政治镜鉴。

文章标签:暴动

上一篇:商代贝币与早期货币体系 | 下一篇:晏子外交智慧解析

利簋记载武王伐纣

西周牧野之战

利簋是中国西周早期的重要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零口镇,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内壁铸有32字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关键史实,是迄今发现最

何尊铭文宅中国

西周周成王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礼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塬,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其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现存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实

周代占星术与历法发展

西周战国

周代是中国古代历法与占星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脉络: 一、占星术的体系化1. 官方垄断与政治功能

周厉王国人暴动始末

西周犬戎之祸

周厉王国人暴动是中国西周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41年,标志着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这场暴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涉及政治、

周厉王国人暴动始末

西周犬戎之祸

周厉王国人暴动是中国西周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41年,标志着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这场暴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涉及政治、

周厉王暴政与国人暴动

西周犬戎之祸

周厉王暴政与国人暴动是中国西周晚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早期君主专制与民众反抗的尖锐矛盾。以下是基于《史记》《国语》等文献的详细分析:一、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