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明朝 >> 详情

张溥复社领袖生平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14 | 阅读:8049次
历史人物 ► 张溥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南直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复社创始人及之一。其生平事迹与思想主张对明末清初的政治、文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张溥复社生平

一、早年经历与学术背景

张溥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拜著名学者钱谦益为师,深受其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天启四年(1624年)中秀才,崇祯元年(1628年)乡试中举,四年(1631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其学术根柢深厚,尤擅古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张采并称"娄东二张"。

二、创立复社与政治活动

崇祯二年(1629年),张溥联合各地文社成立复社,标榜"兴复古学,务为有用",实为政治团体。复社成员一度达两千余人,通过编订《国表》等选本控制科场舆论,形成"春秋大会"等政治集会,干预朝政。崇祯六年(1633年),张溥策划驱逐阉党余孽周延儒,后又支持其复出,显露其政治博弈手段。

三、学术成就与思想特点

1. 编纂巨著:主持编撰《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保留大量文献;其《七录斋集》体现"以文证史"的学术方法。

2. 经世思想:批判空谈心性,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士人需参与实务。

3. 教育实践:创办学馆授徒,弟子多有抗清志士,如顾炎武曾受其学风熏陶。

四、政治影响与历史评价

张溥通过复社网络形成"小东林"势力,崇祯帝曾称:"社局党同伐异,遥执朝政。"其活动加剧了明末党争,但也培养了抵抗清军的士人群体。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批评其"务博而荒",但肯定其振兴古学的努力。

五、死亡之谜与身后影响

崇祯十四年(1641年)暴卒,年仅四十,有被周延儒毒杀之说(见《烈皇小识》),但无确证。清初复社成员多参与抗清,其"经世致用"思想成为顾炎武等人学术的源头之一。乾隆时复社著作遭禁毁,至晚清又被维新派重新发掘。

文章标签:张溥

上一篇:元朝的民族政策与管理 | 下一篇:辛丑条约的签订

丘濬理学名臣贡献

明朝丘濬

丘濬(1421-1495),字仲深,号琼台,广东琼山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理学名臣、政治家和学者。他在政治、学术和教育等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尤其在理学发展、

袁崇焕守辽事迹

明朝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是明末著名军事家、抗清名将,在天启、崇祯年间主持辽东防务,其守辽事迹是明清战争史上的重要篇章,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1. 宁远之

张溥复社领袖生平

明朝张溥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南直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复社创始人及领袖之一。其生平事迹与思想主张对明末清初的政

史可法扬州十日殉

明朝史可法

史可法扬州十日殉国是南明抗清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于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集中体现了明末忠臣的气节与清军入关初期的残酷镇压。以下是

张溥复社领袖生平

明朝张溥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南直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复社创始人及领袖之一。其生平事迹与思想主张对明末清初的政

张溥复社领袖志

明朝张溥

张溥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复社的创始人和核心领袖之一。复社作为明末江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社组织,在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发挥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