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师酉铭文纪功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7-26 | 阅读:2079次
历史人物 ► 周礼

师酉簋铭文是西周中期重要的青铜器铭文,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为周恭王时期(约前10世纪)宗庙祭祀礼器,内底铸有106字铭文,记载了师酉受周王册命、获赐土地与臣仆的史实,反映了西周册命制度与社会结构。

师酉铭文纪功

铭文核心内容:

1. 册命仪式:周王在康宫举行册命典礼,由史官"尹"宣读王命,师酉继承先祖官职"啻官邑人",主管军事与民事。

2. 赏赐清单:获赐"赤市、朱黄(赤色蔽膝与佩玉)"等象征贵族身份的服饰,以及"攸勒(马具)",表明其军事职能。

3. 土地与属民:赐予"矢五家",即五个家族的生产者,印证"授民授疆土"的分封特征。

4. 祭祀责任:明确要求"用事",即主持对亡父"乙伯"的祭祀,体现周代"世官制度"与祖先崇拜。

历史价值:

职官制度:铭文中"邑人"官职可关联《周礼》记载,证明西周存在系统的城邑管理制度。

军事组织:"师"作为军队编制单位,其长官需同时管理地方行政,反映军政合一特征。

文字演化:铭文书体保留商代波磔笔意,但结构已趋方正,是西周金文从"肥笔"向"玉箸体"过渡的典型。

经济形态:赏赐的"臣妾"(奴仆)与"矢人"(工匠)显示西周存在多层次的劳动力结构。

延伸考据: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指出,师酉家族与着名的师望鼎铭文中的师望属同一世系,可能属姜姓贵族。铭文中的"康宫"即周康王宗庙,印证《春秋》"康宫原则"的真实性,即重大典礼必在先祖宗庙举行。

该器与同时期的永盂、五祀卫鼎等形成互证,共同构建了西周中期土地制度、官僚体系的第一手资料,其纪年方式("唯王元年正月")为西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关键坐标。

文章标签:

上一篇:殷墟妇好墓的女性权力象征 | 下一篇:扁鹊医术传奇录

召穆公谏厉王

西周共和

《召穆公谏厉王》是《国语·周语上》中的著名篇章,记录了西周晚期召穆公(召虎)规劝周厉王弭谤的历史事件,反映了西周贵族政治中的谏诤传统和王权与民

周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

西周周武王

周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商周之际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标志着商朝的灭亡和周朝的建立。其历史背景可以从政治、社会、军事和意识形态等

师酉铭文纪功

西周周礼

师酉簋铭文是西周中期重要的青铜器铭文,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为周恭王时期(约前10世纪)宗庙祭祀礼器,内底铸有106字铭文,记载了师

周公摄政与成康之治

西周周公

周公摄政与成康之治是中国西周初期政治发展的关键阶段,二者共同奠定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并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历史背景、核心内容及

师酉铭文纪功

西周周礼

师酉簋铭文是西周中期重要的青铜器铭文,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为周恭王时期(约前10世纪)宗庙祭祀礼器,内底铸有106字铭文,记载了师

散氏盘记疆界

西周周礼

散氏盘是西周晚期的重要青铜器,约铸造于公元前9世纪,因铭文记载土地划界事宜而闻名,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铭文内容与历史背景反映了西周土地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