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西周的车马与交通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10 | 阅读:1381次
历史人物 ► 逸周书

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的车马与交通系统是当时社会等级、军事力量和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西周的车马与交通

一、车马的种类与功能

1. 战车

西周战车以两轮四马为主,称为“之乘”,是军事力量的核心。《诗经·小雅·采芑》记载“其车三千,旂旐央央”,反映周王室战车规模庞大。战车通常配备三名乘员:御者(驾车)、戎右(持戈矛)、射手(持弓矢),构成“车战”基本单元。考古发现的西周车马坑(如陕西宝鸡茹家庄遗址)显示,战车辕长2.5-3米,轮径约1.4米,结构坚固。

2. 礼仪用车

- 玉辂:天子专属,配以青铜饰件和玉器,用于祭祀、朝聘等重大仪式。

- 象辂:诸侯所用,以象牙装饰,《周礼·春官》详细记载了不同等级车辆的装饰差异。

- 革辂:覆盖皮革的车辆,为大夫阶层使用,体现“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的等级制度。

3. 日常交通用车

贵族使用“辇”(人力挽车)或“轩车”(带帷盖的轻便车),平民则多用牛车或徒步。西周金文中常见“马五十乘”“车百辆”等记载,反映车马是财富象征。

二、交通网络与管理制度

1. 道路建设

西周推行“国野制”,修建“周道”连接王畿与诸侯国。《诗经·小雅·大东》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描述道路平坦笔直。主要道路宽约10-15米,两侧植松柏为标识。

2. 邮驿系统

设立“遗人”官职管理道路,并建立“传遽”制度传递公文。驿站称“庐”或“宿”,每30里设一处,提供车马换乘。《周礼·地官》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3. 关隘与桥梁

在战略要地设“关”(如函谷关),检查往来车辆。西周青铜器铭文记载了“涉河”“架梁”等交通活动,桥梁多为木制或石墩结构。

三、车马制造与技术

1. 材料工艺

车体以榆木、檀木为主,关键部位(如车轴)包青铜。马具使用青铜衔、镳和皮制辔头。河南安阳殷墟与陕西长安西周遗址出土的车马器显示,西周延续了商代的榫卯接合技术,并增加楔子加固。

2. 马匹驯养

周王室设“校人”掌管马政,按毛色、体高将马分为六类,优先选用河曲马(甘肃、陕西产)。《诗经·鲁颂·駉》提到“駉駉牡马,在坰之野”,反映规模化马场的存在。

四、社会文化意义

1. 礼仪象征

车马是贵族“命服制度”的一部分,天子赐予诸侯“大辂”“戎辂”以示权力。金文常见“赐汝马四匹、车一乘”的记录(如《大盂鼎》铭文)。

2. 军事威慑

战车数量直接体现国力,《孟子·尽心下》称“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车战战术发展为“鱼丽之阵”,强调编队协同。

3. 丧葬习俗

高级贵族墓普遍陪葬车马,如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12辆车的殉葬坑。殉马多呈整齐排列,头部朝向车辕,体现“事死如生”观念。

五、考古发现与文献印证

1. 实物证据

山东胶县西庵遗址出土的西周战车,车厢底部铺竹席,车衡饰有兽面纹;北京琉璃河遗址发现的车马坑,证明燕国贵族采用“一车二马”的配置。

2. 文献记载

《尚书·周书·牧誓》记录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辆”,《逸周书·世俘解》载“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侧面反映车马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西周车马文化的兴衰与分封制紧密相关,春秋时期随着铁器普及和步兵崛起,车马逐渐退出战争主导地位,但其礼仪功能延续至秦汉。车马制度不仅是技术成就,更是西周礼乐文明与权力结构的物质载体。

文章标签:

上一篇:郑州商城遗址考古成果 | 下一篇:秦始皇民生改革探究

师酉铭文纪功

西周周礼

师酉簋铭文是西周中期重要的青铜器铭文,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为周恭王时期(约前10世纪)宗庙祭祀礼器,内底铸有106字铭文,记载了师

周公摄政与成康之治

西周周公

周公摄政与成康之治是中国西周初期政治发展的关键阶段,二者共同奠定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并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历史背景、核心内容及

毛公鼎铭训诰

西周周宣王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重要青铜器,出土于清代道光年间陕西岐山,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腹内铸有499字的铭文,是现存最长的一篇青铜器铭文,内容为周宣王

周代的丧葬习俗

西周明清

周代的丧葬习俗以宗法制度和礼制为核心,体现了严格的等级秩序与伦理观念。根据《周礼》《仪礼》等文献记载,其丧葬习俗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1

西周粮食储存与分配

西周逸周书

西周时期的粮食储存与分配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体现了早期农耕文明的制度化和等级化特征。以下从技术、制度和社会层面展开分析:一、仓储体

西周天文历法的进步

西周逸周书

西周时期(约前1046—前771年)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