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子夏儒学西河传经
子夏(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20年),姓卜名商,字子夏,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位列“孔门十哲”中以“文学”见长。西河传经是子夏晚年重要的学术活动,对儒家经典的传承和诠释产生了深远影响。1. 西河之地的选择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儒学 | 历史人物 ► 子夏
[西周] 蔡仲复兴蔡国宗祀
蔡仲复兴蔡国宗祀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西周时期,是周王室对蔡国政治地位恢复的重要举措。其背景和过程涉及周初分封制度、宗法伦理及政治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与政治动因 蔡国始封于周武王之弟叔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蔡国宗祀 | 历史人物 ► 蔡国
[秦朝] 田儋复兴齐国
田儋复兴齐国是秦汉之际六国贵族复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秦末社会矛盾激化下旧贵族阶层反抗中央集权的历史浪潮。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背景与起兵动机1. 秦朝暴政激化矛盾:沉重的徭役(如阿房宫、骊山陵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田儋
[西周] 周孝王辟方复兴周室
周孝王(?—前886年),姬姓,名辟方,西周第九位君主,周共王之弟、周懿王之叔。他在周懿王死后继位,是西周中期一位力图振兴王权的君主,其统治时期虽短,但通过一系列措施暂时稳定了周王室的衰颓之势。 一、继位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周室 | 历史人物 ► 镐京
[清朝] 黄宗羲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编撰的一部系统性学术史著作,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共62卷,收录明代210位儒学学者的生平、学说及学派传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断代学术思想史。其内容与价值可从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儒学案 | 历史人物 ► 黄宗羲
[隋朝] 王通兴儒学著述
王通(584—617),字仲淹,隋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尊为“文中子”。他是儒学在隋唐之际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其著述和思想对宋明理学有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王通兴儒学的著述及相关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主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儒学著 | 历史人物 ► 王通
[夏商] 祖乙复兴商王朝
祖乙是商朝中期的一位重要君主,在位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实现了商王朝的复兴,史称“祖乙中兴”。其统治对商代中后期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祖乙复兴商王朝的具体表现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商王朝 | 历史人物 ► 祖乙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的儒学复兴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分裂、社会动荡的时代,但儒学并未完全衰落,反而在乱世中展现出一定的复兴趋势。这一时期的儒学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官学体系的延续与变革 五代各政权虽短祚,但大多沿袭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儒学复兴 | 历史人物 ► 韩熙载
[汉朝] 董仲舒与儒学独尊
董仲舒(约前179—前104年)是西汉时期重要的儒家思想家,其主张深刻影响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政策,推动了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史称“儒学独尊”。这一过程涉及政治、思想、制度等多方面的变革,以下是具体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董仲舒 | 历史人物 ► 董仲舒
[汉朝] 董仲舒儒学革新
董仲舒(约前179年—前104年)是西汉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的儒学革新对汉代及后世中国政治、文化影响深远。其思想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理论,通过改造先秦儒学,使其更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的需求。以下是其革新时间 ► 2025-06-0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董仲舒
五代十国刘旻
唐朝柳公权
隋朝杨坚
南北朝范晔
晋朝卫瓘
三国刘备
汉朝刘秀
秦朝蒙毅
春秋战国孟子
西周周文王
明朝万历十五年
清朝乾隆
元朝铁木真
宋朝宋慈
五代十国石敬瑭
唐朝杨贵妃
隋朝贺若弼
南北朝崔浩
晋朝左思
三国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