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吴越国海上贸易网络探秘

吴越国(907-978年)作为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权,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务实的外交政策,构建了东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海上贸易网络。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海上贸易的运作机制与历史意义: 一、地理优势与港口
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海上贸易网 | 历史人物 ► 越国

[五代十国] 福州港在闽国的特殊地位

福州港在闽国(909—945年)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是闽政权发展海上贸易、巩固统治的关键枢纽。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与行政中心的外延 闽国定都长乐(今福州),福州港作为都城最近
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福州港 | 历史人物 ► 闽书

[五代十国] 闽国海外香料交易秘辛

闽国(909—94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权,其海外香料贸易在东亚海上网络中占据关键地位。据《十国春秋》《闽中金石略》等史料记载,闽国通过泉州、福州两大港口与东南亚、阿拉伯世界建立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香料交 | 历史人物 ► 烟火

[五代十国] 王审知闽国之王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臣,号忠懿,晚唐五代时期闽国开国之君,被后世尊称为“开闽尊王”或“闽王”。其生平事迹与闽国历史紧密相连,是中原文化南传与福建开发史上的关键人物,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述: 一、
时间 ► 2025-06-2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朱温

[五代十国] 吴越国赋税减免政策研究

吴越国(907-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权,其赋税减免政策体现了“保境安民”的治国思想,对促进区域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具有显著作用。以下基于史料对吴越国的赋税政策进行具体分析: 一、赋税减免的主要
时间 ► 2025-06-23 | 标签 ► 赋税减免政策 | 历史人物 ► 越国

[五代十国] 高季兴南平王

高季兴(858-929),原名高季昌,五代十国时期荆南(又称南平)政权的建立者,后梁开平年间受封南平王,因其政权地域狭小、策略灵活,在史学界有“高赖子”的戏称。以下是关于其生平与南平政权的主要史实:1. 出身与早
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高季兴

[汉朝] 汉代郡国并行制研究

汉代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至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在于同时设立郡县制和诸侯王国制两种治理模式。这一制度既是对秦代纯粹郡县制的调整,也是汉初政治妥协和历史继承的结果。以下从背景、内容、演
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郡国并行制 | 历史人物 ► 刘安

[五代十国] 钱镠与吴越国海塘工程

钱镠(852-932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在位期间(907-932年)重视水利建设,其中海塘工程是其治理吴越地区的重要举措之一。吴越国位于今浙江、上海及苏南一带,濒临东海,常受潮汐侵袭,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
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海塘工程 | 历史人物 ► 钱镠

[五代十国] 闽国海上贸易的发展

闽国(909年—94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地方政权,由王审知建立。由于其地理位置濒临东海,海上贸易成为闽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历史意义。 1. 地理优势与港口建设闽国
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海上贸易 | 历史人物 ► 方政

[元朝] 元朝与四大汗国关系

元朝与四大汗国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血缘纽带和军事同盟的联结,也存在权力博弈和领土纷争。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政治与血缘纽带 元朝(1271—1368)作为蒙古帝国大汗直属的中央政权,其创立者忽必烈(成吉
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元朝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