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 商周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商周革命是中国上古史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革,其必然性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结构等多维度分析:1. 商朝内部统治的腐朽与矛盾 商朝后期,统治阶层日益腐化,纣王“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的暴政
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酒池肉林

[夏商] 夏代祭祀遗址的发现

夏代祭祀遗址的发现为探索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宗教礼仪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实证。目前考古学界对夏文化遗存的认定以二里头文化为核心,相关祭祀遗址的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地点:1. 二里头遗址的祭祀遗存 河
时间 ► 2025-07-25 | 标签 ► 祭祀遗址 | 历史人物 ► 阳城

[西周] 周原遗址与考古发现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是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的重要都邑性遗址,被誉为“西周文明的发祥地”。考古发现表明,周原是周人灭商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诗经》《尚书》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周原 | 历史人物 ► 王季

[夏商] 商周鼎革的历史影响

商周鼎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政权更迭,其历史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制度和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 1. 政治制度的变革: 商朝以神权政治为主导,统治者(商王)通过占卜和祭祀强化王权,政治体制相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商周鼎革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夏商建筑技术与宫殿遗址

夏商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建筑技艺与宫殿遗址的考古发现为研究早期国家文明提供了重要实证。以下是基于考古成果与文献的综合分析: 一、夏代建筑技术特征1. 夯土技术的成熟 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80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建筑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商周更迭的宗教因素

商周更迭的宗教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天命观的转变 商朝以"天命神权"为统治基础,认为王权源自神灵(尤其是"帝"或"上帝")的授予,通过占卜和祭祀维持与神明的沟通。而周人在伐纣时提出"天命靡常"(《诗经·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宗教因素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秦朝] 秦朝历史遗址保护与发掘研究

秦朝历史遗址的保护与发掘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秦朝(前221—前207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集权王朝,其遗址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是研究政治、军事、文化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实物证
时间 ► 2025-07-09 | 标签 ► 历史遗址 | 历史人物 ► 秦朝

[西周] 妇好墓与商周文化传承

妇好墓与商周文化传承 妇好墓是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掘的商代晚期墓葬,墓主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该墓保存完整,出土了1928件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是研究商周文化传承的重要实物资料。妇
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妇好墓 | 历史人物 ► 妇好

[夏商] 郑州商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代早期的重要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内,距今约3600年,属于二里岗文化时期的典型遗存。其考古发现为研究商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关键实物证据,以下为主要发现及学术意义:1. 城址结构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商城遗址 | 历史人物 ► 殷墟

[西周] 周原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

周原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对理解西周文明、早期国家形态及中华文化源头具有深远意义。该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是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的重要政治、文化中心,以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周原遗址发现 | 历史人物 ► 周文王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