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社会结构和政治秩序发生深刻变革,“礼崩乐坏”是对这一时期传统周礼制度瓦解现象的概括。以下从历史背景、表现、原因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周平王东迁(前77
时间 ► 2025-08-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州吁

[宋朝] 李清照才女春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其生平与创作可分为北宋的优裕生活与南宋的流离困顿两个阶段,作品风格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一、家
时间 ► 2025-07-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清照

[春秋战国] 晏子春秋谏言录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重要典籍,其谏言部分集中体现了晏婴的政治智慧与劝诫艺术。以下是基于史实的分析及扩展: 一、晏子谏言的核心理念1. 民本思想 晏婴多次向齐景公强调"德不足以
时间 ► 2025-07-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晏子春秋

[春秋战国] 鲁国孔子弟子颜回: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字子渊,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最杰出的弟子之一,被后世尊为“复圣”,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孔子。以下是关于颜回的详细分析: 1. 地位与评价 - 孔子曾多次称赞颜回,如“贤哉回也
时间 ► 2025-07-24 | 标签 ► 颜回 | 历史人物 ► 颜回

[南北朝] 崔鸿写十六国春秋

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述十六国时期(304-439年)的断代史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这部作品虽已散佚,但通过后世辑佚本和《魏书》《晋书》等史籍的引用,仍可窥见其内容和特点。以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鸿

[春秋战国] 晏子春秋外交智慧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贤相晏婴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外交智慧,展现了晏子以弱制强、以理服人的策略。以下结合史实分析其外交智慧的核心内容及历史背景: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 维
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晏子春秋

[秦朝] 烛之武退秦师(春秋,替换为)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的著名外交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小国在外交斡旋中的智慧。以下从史实背景、事件过程、策略分析和历史影响等多角度展开: 一、史实背景 前630年,晋文公(重耳)联合秦穆公
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烛之武

[汉朝] 何休注春秋公羊

何休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尤以注解《春秋公羊传》著称。他的《春秋公羊传解诂》是现存最早的完整《公羊传》注释,对后世研究春秋学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何休及其《春秋公羊传注》的几点详细内容:1. 何休的生平与
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公羊 | 历史人物 ► 胡毋生

[春秋战国]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实现政治理想而进行的一次长达14年(公元前497—前484年)的列国之旅。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孔子试图通过游说各国君主推行"仁政""礼治",恢复西周礼乐
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孔子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孟轲道统述春秋

孟轲(即孟子)作为儒家"道统"传承中的核心人物,其思想体系与《春秋》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存在深刻联系。从史学与哲学双重维度考察,可展开以下分析:一、道统建构与《春秋》诠释1. 孟子自述"乃所愿,则学孔子"(《公孙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孟轲道 | 历史人物 ► 孔子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