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 卫瓘与晋初政治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是西晋初期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政治生涯与晋初权力斗争紧密关联。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在晋初政治中的作用及影响: 一、军事功绩与政治资本的积累卫瓘
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卫瓘 | 历史人物 ► 卫瓘

[晋朝] 魏晋玄学思想精髓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独具特色的思想流派,兴盛于魏晋时期(220-420年),其核心是对儒家经典的玄学化诠释与老庄思想的复兴。其思想精髓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本体论探索:以"无"为本王弼(226-249)在《老子注》中提
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玄学思想 | 历史人物 ► 向秀

[春秋战国] 战国策士策谋政治文化探究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纵横家、策士的谋略言行,反映了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策略和社会文化。以下从史实出发,对战国策士的策谋、政治与文
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战国

[秦朝] 秦朝官方信仰体系考

秦朝的官方信仰体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为核心,融合了法家思想、传统宗教崇拜及新兴的政治神话建构,体现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实践。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法家思想与天命观的结合1. “五德终始说”的政治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信仰体 | 历史人物 ► 秦朝

[宋朝] 宋代的商业巨子——王安石的经济发展思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中。他的经济发展思想以“富国强兵”为核心,旨在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北宋积贫积弱的社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安石

[秦朝] 李斯与法家思想实践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法家思想的重要实践者,其政治生涯与法家理论紧密结合,对秦朝的统治理念与制度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李斯对法家思想的实践及其历史意义: 一、法家理论的核心实践1. 以法治国 李斯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思想 | 历史人物 ► 李斯

[隋朝] 隋朝的驿站交通体系

隋朝的驿站交通体系是中国古代邮驿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规模和管理模式为后世唐、宋等朝代奠定了基础。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疆域和控制地方,大力整顿和发展驿站系统,形成了以长安(大兴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驿站交通体系 | 历史人物 ► 杨坚

[晋朝] 竹林七贤思想研究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人群体,主要由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组成。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体现了魏晋玄学的核心精神,并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思想渊源、核心主张、历史背景及影响
时间 ► 2025-06-17 | 标签 ► 思想研究 | 历史人物 ► 刘伶

[西周] 周共王时期的政治举措

周共王(前922年—前900年在位)是西周第十位君主,其政治举措在传世文献中记载较少,但结合青铜器铭文及考古发现,可归纳以下主要方面:1. 强化宗法制度 共王时期延续西周"亲亲尊尊"原则,通过册命仪式巩固诸侯与王
时间 ► 2025-06-17 | 标签 ► 政治举措 |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明朝] 东林党争与明末政治

东林党争是晚明政治斗争的核心事件,其影响贯穿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深刻加剧了明朝的统治危机。这场斗争的根源可追溯至万历时期的政治生态恶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 东林党的形成与政治主张 东林学派始
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党争 | 历史人物 ► 东林党争

  • <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