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秦军征服巴蜀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8-02 | 阅读:2787次
历史人物 ► 都江堰

秦军征服巴蜀是战国末期秦国扩张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发生于公元前316年。这一军事行动不仅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也对巴蜀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军征服巴蜀

背景与动因

1. 战略需求: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强盛,亟需突破关中地理局限。巴蜀地处西南,物产丰富(尤其是粮食和铁矿),且控扼长江上游,是东进楚国的跳板。

2. 巴蜀内乱:蜀国与巴国长期争战,蜀王讨伐苴侯(蜀的附属国),苴侯向秦国求救,为秦提供了军事干预的借口。

3. 张仪司马错之争:秦廷曾就攻打韩国或巴蜀展开辩论。司马错主张“得蜀即得楚”,强调巴蜀的经济与战略价值,最终说服秦惠文王。

军事进程

石牛道之计:秦将张仪、司马错假借赠送“能粪金”的石牛,诱使蜀王开凿金牛道,为大军铺平道路。

灭蜀之战:秦军经金牛道突袭蜀国,在葭萌(今四川广元)大败蜀军,蜀王败逃至武阳,蜀国灭亡。

吞并巴国:随后秦军顺势东进,俘虏巴王,巴国覆灭。

设置郡县:秦国设蜀郡(治成都)和巴郡(治江州,今重庆),任命张若为首任蜀守,推行秦制。

统治措施

1. 移民实边:迁关中万户入蜀,与本地民族杂居,同时将巴蜀豪强迁至关中,强化控制。

2. 经济开发:修筑成都城、推广铁器、兴修水利(如都江堰的前期工程),使蜀地成为“天府之国”。

3. 文化整合:推行秦的文字、度量衡,但保留部分巴蜀习俗(如船棺葬),实行渐进式同化。

历史影响

资源供给:巴蜀的粮食、兵器支援了秦灭楚(公元前223年)等战役,司马迁称“汉之兴自蜀汉”。

交通建设:开辟“五尺道”连接西南夷,为汉云贵奠定基础。

民族融合:巴人“板楯蛮”后被编入秦军,其骁勇善战的特点在秦统一战争中发挥作用。

争议与补充

开明王朝终结:考古发现(如金沙遗址)显示古蜀文明(约前1200–前600年)早于秦征服,秦国吸收了大量蜀地青铜技术。

秦国治理难题:初期曾爆发蜀侯叛乱(前301年),后改设郡县直管,体现边疆统治的反复性。

秦并巴蜀是古代中国地缘政治的重要转折,通过军事征服与系统治理,将西南边疆纳入中原体系,为后世中央政权控制西南地区提供了范本。

文章标签:

上一篇:邹衍阴阳五德说 | 下一篇:陈平六出奇计

王绾首议分封

秦朝王绾

王绾首议分封是秦朝建立初期关于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一次重要政治争论。这一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丞相王绾在

秦军征服巴蜀

秦朝都江堰

秦军征服巴蜀是战国末期秦国扩张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发生于公元前316年。这一军事行动不仅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也对巴蜀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王贲水淹大梁

秦朝王贲

王贲水淹大梁是秦灭六国统一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25年。王贲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在灭魏之战中采取水攻战术,成功

范睢远交近攻

秦朝远交近攻

范睢的“远交近攻”是战国时期秦国重要的外交战略,由魏人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深刻影响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分化瓦解对手,具体表

秦军征服巴蜀

秦朝都江堰

秦军征服巴蜀是战国末期秦国扩张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发生于公元前316年。这一军事行动不仅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也对巴蜀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秦朝都江堰

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256—前251年)。该工程以无坝引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