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公子高避祸自尽

公子高是秦始皇的公子之一,关于他避祸自尽的事迹,主要来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逼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随后赵高为巩固权力,对秦始皇的其他子女展开清洗
时间 ► 2025-07-3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公子高

[唐朝] 高力士脱靴戏谑录

高力士脱靴戏谑录据《新唐书·李白传》《松窗杂录》等史料记载,"高力士脱靴"是盛唐时期一则带有传奇色彩的事件,反映了诗人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与当时的政治生态。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经玉真公主推荐入翰林院供奉
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高力士

[春秋战国] 晏子治国外交策

晏子(前578年—前500年),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其治国与外交策略以务实、灵活著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治国策略1. 节俭务实的经济政策 晏子主张"
时间 ► 2025-07-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晋国

[唐朝] 唐高宗治国政策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其治国政策在延续贞观之治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创新,同时受制于后期武则天的政治干预。以下分点详述其政策特点及历史背景: 一、继承与发展贞观制度1. 律法体系完善 高宗初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政策 | 历史人物 ► 李治

[隋朝] 苏威治国理财策

苏威是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财政改革家,其治国理财思想以务实、节用为核心,对隋初经济恢复和中央集权强化起到关键作用。他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苏威继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加以完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杜佑

[秦朝] 李斯与法家治国

李斯与法家治国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前208年)是战国末期至秦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师从荀子却最终成为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作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丞相,他将法家理论应用于国家治理,对秦朝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斯

[汉朝] 汉武帝的治国方略研究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治国方略以“外攘夷狄,内兴功业”为核心,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维度改革,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基础,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具体政策和历史背景展开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治国方略 | 历史人物 ► 汉武帝

[三国] 诸葛亮的治国与军事策略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其治国与军事策略融合了儒家伦理与法家实效,在《三国志》等史料中体现了系统性思想:一、治国方略 1. 法治为基 推行《蜀科》整顿吏治,主张"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便宜十六策》),以严明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春秋战国] 韩非子:法家巨匠,治国谋士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贵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展了管仲、商鞅、申不害等法家先驱的理论,构建了以“法、术、势”为核心的君主专制思想体系,对后世中国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一、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韩非

[西周] 西周贤相王叔治国策略分析

西周贤相王叔(通常指周公旦)的治国策略对西周初期政权的巩固和礼乐制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其策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系统化 周公旦在平定“三监之乱”后,进一步完善了分封制度
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策略 | 历史人物 ► 周公旦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