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闽国海上贸易的发展

闽国(909年—94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地方政权,由王审知建立。由于其地理位置濒临东海,海上贸易成为闽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历史意义。 1. 地理优势与港口建设闽国
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海上贸易 | 历史人物 ► 方政

[清朝] 清朝对外交流与贸易发展研究

清朝对外交流与贸易发展研究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对外交流与贸易发展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复杂历程,深刻影响了东亚乃至全球的经济与政治格局。以下是清朝对外交流与贸易的主要特点与发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清朝

[清朝] 清朝教育体制变迁史

清朝教育体制的变迁是一个从传统科举制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复杂过程,其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清初继承与强化科举(1644—1727年)清政权入关后沿袭明制,科举仍是核心选官途径。顺治二年(1645年)恢复乡试,确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教育体制变迁 | 历史人物 ► 清朝

[唐朝] 唐朝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

唐朝(618-907年)是丝绸之路贸易的鼎盛时期,其繁荣程度远超汉朝,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高峰。这一时期的贸易盛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路线网络完善 唐朝的陆上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贸易盛 | 历史人物 ► 唐朝

[清朝] 清代广州十三行贸易

清代广州十三行贸易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集中体现了清政府“一口通商”政策下的外贸管理体系。以下从历史背景、运作机制、贸易特点、影响及衰落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策起源:1685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广州十三行

[明朝] 明神宗万历新政的兴衰史

明神宗万历新政的兴衰史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在位48年(1572—1620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在位前期(1572—1582年)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导推行“万历新政”,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扭转明朝中后期的政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明神宗

[夏商] 商朝的都城变迁史

商朝的都城变迁史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都城制度演变的重要案例,其迁徙频繁的特点在先秦文献和考古发现中均有明确体现。商朝的都城可分为先商时期、早商时期和晚商时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迁都动因涉及军事、经济、
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都城变迁史 | 历史人物 ► 商朝

[五代十国] 闽国王审知建政史

闽国王审知建政史王审知(862—92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实际建立者,被后世尊称为"开闽王"。其建政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崛起于乱世1. 出身背景:王审知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随兄长王潮参加王绪领导的农民
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审知建 | 历史人物 ► 朱温

[明朝] 明朝茶叶贸易研究

明朝茶叶贸易研究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茶叶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茶叶不仅作为国内重要的经济商品,还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海外,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以下从多个方面探讨明朝茶叶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
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茶叶 | 历史人物 ► 明朝

[宋朝] 宋人音乐流变史

宋代音乐文化的流变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其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化进程。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专业阐述:一、宫廷音乐的体系化重构1. 雅乐制度化:宋初沿用隋唐雅乐体系,但宋徽宗崇宁四年
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音乐流变 | 历史人物 ► 宋徽宗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