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赵胜
平原君,嬴姓,赵氏,名胜(?-前251年),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是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于养士而闻名。和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 赵胜个人资料 ► 赵胜历史事件 ► 赵胜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姬捷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姬姓,名骄,华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在位时封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是谓“田氏代齐”。 ► 姬捷个人资料 ► 姬捷历史事件 ► 姬捷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阿青
阿青是金庸武侠小说《越女剑》的女主角,为越国一名牧羊女。是金庸小说中武功和实战能力最强的人物之一。阿青在一次牧羊时巧遇一头会使竹棒的白猿,并从那次以之后就常与它以竹棒交手,因而悟得高超的剑法。后来范蠡 ► 阿青个人资料 ► 阿青历史事件 ► 阿青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阚止
阚(kàn)止。 根据《尚友录》的记载,阚氏是春秋时期齐国卿士阚止的后代,望族出于会稽。《姓氏考略》记载,阚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地名,故地就在今天山东省汶上县西南的南旺湖中。这个地方,正是我国阚氏家族的发 ► 阚止个人资料 ► 阚止历史事件 ► 阚止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 ► 商鞅个人资料 ► 商鞅历史事件 ► 商鞅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三弹正
► 三弹正个人资料 ► 三弹正历史事件 ► 三弹正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高偃
高偃,姜姓,高氏,齐国上卿高傒玄孙,高倾子之孙,一说即高酀。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前540年,燕惠公欲除去诸大夫而立宠姬宋,燕国大夫共诛姬宋,惠公逃奔齐国。四年后(前536年),齐国派高偃到晋国,请求共同伐 ► 高偃个人资料 ► 高偃历史事件 ► 高偃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姬小子
鲁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本名姬显,战国初期鲁国国君,《史记索隐》作不衍,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他为鲁元公儿子,在位33年。他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 ► 姬小子个人资料 ► 姬小子历史事件 ► 姬小子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毛利两川
毛利元就的次子与三子,毛利隆元的两个亲弟弟吉川元春与小早川隆景,合称毛利两川。元春和隆景分别为藤原氏支系吉川家与安艺国豪族小早川家的养子,继承两家产业,辅佐毛利家家督(隆元和辉元)。 日本战国时期武家兄弟 ► 毛利两川个人资料 ► 毛利两川历史事件 ► 毛利两川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栾盾
栾盾(生卒年不详),姬姓,栾氏,名盾,春秋时代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栾枝之子。 ► 栾盾个人资料 ► 栾盾历史事件 ► 栾盾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乐正克
乐正克(约公元前300—前200年),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孟轲的学生。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他是以职业为姓,他的祖先是学官。乐正克是深得孟轲信任的高才生。战国 ► 乐正克个人资料 ► 乐正克历史事件 ► 乐正克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樊须
樊须(前505或515-?),字子迟,亦称樊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他求知心切,上进心强。有勇力,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并在对齐作战中表现出了才识。《子路》载他曾向孔子问种田种菜的事, ► 樊须个人资料 ► 樊须历史事件 ► 樊须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吕购
吕购,齐国第十二代国君,齐文公之孙,齐成公之子。他同时是周宣王的岳父,姜后的父亲,周幽王的亲外公。他还是晋穆侯的岳父,晋文侯和曲沃桓叔的外公。 ► 吕购个人资料 ► 吕购历史事件 ► 吕购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合纵
春秋战国孔子
春秋战国齐国
春秋战国赵武
春秋战国老子
春秋战国战国
春秋战国子之
春秋战国白起
春秋战国屈原
春秋战国息妫
春秋战国墨子
春秋战国晏子春秋
春秋战国田单
春秋战国子御
春秋战国吴起
春秋战国秦国
春秋战国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