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

► 马可·波罗个人资料 ► 马可·波罗历史事件 ► 马可·波罗历史百科

马可·波罗(Marco Polo,又译马可·孛罗、马哥·波罗、马哥孛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担任元朝官员。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详情

[元朝] 杨瑀笔记载元事

《杨瑀笔记载元事》是元代学者杨瑀所著的一部笔记体史料集,全称《山居新话》,成书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该书以个人见闻为基础,记录了元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风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以下
时间 ► 2025-07-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元代青花瓷为何闻名世界

元代青花瓷闻名世界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元代青花瓷在工艺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元代景德镇窑工成功将钴料(苏麻离青)与透明釉结合,烧制出鲜艳的钴蓝色图案,这种色调在高温下稳定且层次分明。
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青花瓷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元代建筑中的伊斯兰元素

元代建筑中的伊斯兰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元素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以及蒙古统治者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1. 清真寺建筑 元代的清真寺在布局和装饰上融合了伊斯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例如
时间 ► 2025-06-30 | 标签 ► 建筑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元代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元代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包括泉州、广州、庆元(今宁波)、杭州、温州、澉浦(今浙江海盐)、上海、密州(今山东胶州)等。其中以泉州、广州、庆元三大港口最为重要,构成了元代海外贸易的核心体系。 1. 泉州(刺桐港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港口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元代驿站系统与交通网络

元代驿站系统与交通网络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重要成就,其规模庞大、组织严密,为维护中央集权、加强边疆控制、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关键作用。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1. 驿站系统的建立与组织结构元代驿站(蒙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驿站系统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马可·波罗东游记

《马可·波罗东游记》是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记录其亚洲之行的著作,原名为《世界的描述》(Il Milione)。该书成书于1298年至1299年间,由马可·波罗口述、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执笔写成。以下是关
时间 ► 2025-06-2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元代民间信仰的特点

元代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融合、兼容并包的特点,反映了多民族统一帝国的文化复杂性。以下从几个核心维度展开分析:1. 宗教政策宽松下的信仰多元性 元代统治者奉行"诸教并蓄"政策,除藏传佛教(萨迦派)被尊为国教外,
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民间信仰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马可·波罗的中国行

马可·波罗(1254—1324)是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其中国之行因《马可·波罗游记》(亦称《东方见闻录》)而闻名。以下根据现存史料和学术研究,对其中国行进行详述: 1. 旅程背景与路线 - 家族背景:马可·波
时间 ► 2025-06-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元代景教在中国的传播

元代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景教即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唐代传入中国时称"大秦景教",元代(13-14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迎来二次传播高潮。以下是其主要发展脉络及特点:1. 政治背景与传播基
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景教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元朝] 元世祖建大都城

元世祖忽必烈于1267年开始修建大都(今北京),作为元朝的新都城,取代了蒙古帝国早期的首都哈拉和林。大都城的建设历时近20年,至1285年基本完工。这一工程体现了忽必烈融合中原文化与蒙古传统的政治智慧,也成为元代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大都城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 1
  • 2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