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朝 >> 详情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编撰

朝代:晋朝 | 时间:2024-04-27 | 阅读:8468次
历史人物 ► 司马光

宋代名臣司马光(1019-1086年),因编撰《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深受后世推崇。《通鉴》是一部长达294万字的通史,概述了中国历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被誉为“史家之宝、学者之冠”。下面就来介绍司马光和他的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编撰

一、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是北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与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並稱“宋五大家”。他的家族是东汉宗室司马氏的后代,曾担任过宋仁宗和宋神宗两朝的宰相,崇尚儒家思想,主张清政治、反对党争,与王安石等保守派有所对抗。

二、《资治通鉴》的编撰

《资治通鉴》的编撰始于司马光的晚年,乃是他为了警醒后人,献给太学生们的一部通史,历时22年完成。司马光总结了历代各朝政治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深入挖掘了朝代交替的原因,强调了历史对未来的借鉴作用。他认为历史学要达到“以史明道”的目的,所以在编写《通鉴》时努力追求“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

《通鉴》按年代顺序,从周朝春秋二百年开始,到五代十国结束,共述及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包括正史、别史、野史、传记、杂志等多种史料,另加自己的评注与纠错。它首创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史实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我国历史学教材编写的范式,被誉为一部“历史全书”。

三、《资治通鉴》的价值

1.史料广博丰富。《通鉴》收录了几乎全部的正史及大量外史,这些史料的缜密研究和融合,为后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2.语言简洁明晰。司马光在写作时,特别注重语言表达的简练明晰,避免文言华丽张扬,这一点在对比同期的其他史书可以得出印证。

3.历史大局明晰。《通鉴》以政治为中心,描叙了中国历史的整个发展轨迹,对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翔实的阐述和分析。

四、《资治通鉴》的影响

《资治通鉴》对中国文化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编纂标志着我国史学的高度发展,并成为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开创性艺术。《

文章标签:资治通鉴》

上一篇:关羽斩华雄 | 下一篇:南朝梁孝元帝

晋哀帝司马丕

晋朝司马丕

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东晋第七位皇帝(361-365年在位),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穆帝司马聃堂兄。作为东晋中期在位时间较短的君主,其统

荀勖制律正音声

晋朝荀勖

荀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律学家、音乐理论家,其“制律正音声”的贡献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成就及相关背景:1. 荀勖

乐广学识与人品——晋朝名士的典范

晋朝乐广

乐广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清谈名士,其学识与人品在魏晋玄学时代堪称典范。他的思想、言行和处世之道深刻体现了当时士族阶层的文化理想与道德追求,以下从

谢安高卧东山之志

晋朝谢安

谢安“高卧东山之志”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典故,体现了其隐逸与出仕的矛盾心境,也反映了魏晋名士独特的精神风貌。以下从历史背景、具体表现、文化内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宋朝司马光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修撰过程与内容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学术价值。以下从修撰背景、编纂方法、内容特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宋朝司马光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编年体通史著作之一,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涵盖1362年历史。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