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吕布刺杀董卓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15 | 阅读:2459次
历史人物 ► 董卓

吕布刺杀董卓东汉末年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事件。《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这一事件发生于初平三年(192年)四月,本质上是士族集团与凉州军阀矛盾的爆发。

吕布刺杀董卓

背景与动因

1. 董卓的暴政:董卓进京后废少帝立献帝,纵容凉州军劫掠洛阳,焚毁皇陵,引发关东诸侯讨伐。其铸造小钱导致经济崩溃,《后汉书》称"货贱物贵,谷石数万"。

2. 权力结构裂痕:董卓虽提拔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但曾因小事"拔手戟掷布",暴露出主从猜忌。司徒王允趁机拉拢吕布,暗示董卓有意铲除其势力。

3. 政治联盟形成:王允联合尚书仆射士孙瑞、黄琬等人,利用吕布的不满。《英雄记》载吕布与董卓婢女私通,更添惶恐。

刺杀过程

行动选择在董卓前往未央宫参加天子疾愈庆典时实施。吕布安排同乡骑都尉李肃率十余名亲兵守掖门,当董卓车驾到达时:

李肃率先持戟刺击,董卓因内穿铠甲未致命

董卓惊呼"吕布何在",吕布随即宣示"有诏讨贼臣",用矛将其刺死

主簿田景扑向董卓尸体,三人被诛后其余侍卫溃散

后续影响

1. 权力真空引发混战:王允掌权后拒绝赦免凉州将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导致关中更剧烈动荡。

2. 吕布政治信誉破产:其连续背刺丁原、董卓的行为,导致后来诸侯皆忌惮其反复,《三国志》评"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3. 献帝权威彻底瓦解:此事件标志着东汉中央政权实质性崩溃,进入诸侯割据阶段。考古发现的"董卓五铢"劣质钱币印证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资治通鉴》考异指出董卓可能早对吕布起疑,赴宫时已有所戒备,这也解释了其身着铠甲的细节。而现代学者田余庆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分析,这次刺杀反映出门阀士族与边地武人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文章标签:吕布

上一篇:陈平奇谋助刘邦 | 下一篇:王国宝乱政招祸

颜良文丑丧白马

三国颜良

颜良、文丑是东汉末年袁绍麾下的两员猛将,以骁勇善战闻名,其生平事迹主要见于《三国志》及《后汉书》。关于"丧白马"的典故,史书记载较少,但结合历史

陶谦三让徐州牧

三国陶谦

陶谦"三让徐州"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但历史真实情况与小说描写存在差异。结合《三国志》等史料,可梳理出以下关键信息:历史背景与事件脉络1. 东

刘备三让徐州牧

三国刘备

关于刘备“三让徐州”的历史背景及细节,主要出自《三国志》等正史记载,需注意与《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区分。以下是依据史实的分析: 一、事件背景1.

长坂坡张飞吼退敌

三国张飞

长坂坡张飞吼退敌的故事源于《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但历史上确有相关事件的影子。以下是结合《三国志》等史料的分析和扩展:1. 事件背景 建安十三年

董卓专权废少帝

三国董卓

董卓专权废少帝是东汉末年政权更迭的关键事件,发生于公元189年。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外戚与宦官斗争激化:汉灵帝死

袁绍聚兵讨董卓

三国董卓

袁绍聚兵讨董卓是东汉末年关东诸侯联合反抗董卓专权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标志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以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