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西周 >> 详情

周幽王废嫡立庶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13 | 阅读:1144次
历史人物 ► 周平王

周幽王废嫡立庶是西周晚期政治动荡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王室宗法制度的破坏和西周衰落的加速。这一事件的核心是周幽王废除嫡长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的太子之位,改立庶子伯服为储君,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危机。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周幽王废嫡立庶

一、历史背景

1. 宗法制度的基础:西周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以"立嫡以长不以贤"为原则,旨在维护王室稳定。幽王之父周宣王时期虽有过"中兴",但诸侯势力已逐步壮大,王室权威开始松动。

2. 褒姒的得宠:据《史记》记载,幽王得到褒姒后极度宠爱,导致原有政治平衡被打破。《国语·郑语》提到"褒人有罪,幽王欲诛之,褒人乃入女以赎罪",表明褒姒入宫带有政治交易色彩。

3. 自然灾异的影响:幽王二年(前780年)发生"三川竭,岐山崩"的重大自然灾害,被当时视为上天警示,加剧了统治危机。

二、事件过程

1. 废申后与太子:幽王原配申侯之女被废,其子宜臼失去太子位。《竹书纪年》记载此事发生在幽王八年(前774年),引发申侯强烈不满。

2. 立伯服为嗣:庶子伯服(一说名伯盘)被立为新太子,其母褒姒成为新后。清华简《系年》明确记载"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又取褒人之女,是生伯盘"。

3. 政治联盟破裂:申侯作为姜姓诸侯,其女儿被废导致王室与西部重要盟邦关系恶化,为后续联合缯国、犬戎攻周埋下伏笔。

三、深远影响

1. 平王东迁的:废立事件直接引发申侯联合犬戎攻镐京。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幽王举烽火征兵时诸侯不救,最终于骊山,印证了王权威信的崩溃。

2. 宗法制度的危机:这次废嫡破坏了周代"天子,诸侯立家"的权力传承规则,开启了春秋时期诸侯国频繁废嫡立庶的先例。

3. 历史形象的塑造:后世将"烽火戏诸侯"与废嫡立庶事件结合,形成对周幽王昏庸形象的文学建构,但考古发现显示烽火制度可能汉代才完善,需谨慎看待。

4. 地缘政治变化:事件导致周王室丧失渭河谷地核心区,东迁后的周王室直接控制区域锐减,形成"郑武公、晋文侯夹辅平王"的新格局。

从青铜器铭文看,如"叔向父簋"等器物显示,当时大臣对幽王政策已有强烈不满。近年清华简《系年》的公布,为研究这一事件提供了比《史记》更接近当时的一手资料,其中明确记载"周亡王九年",可能指幽王死后九年间两王并立的混乱局面。这一政治决策不仅改变西周命运,更成为后世"女祸论"和"嫡庶之争"的历史镜鉴。

文章标签:

上一篇:费仲尤浑惑纣王 | 下一篇:嫪毐叛乱伏诛

西周王朝外交政策研究

西周千亩之战

西周王朝(约前1046年—前771年)的外交政策以"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为核心,通过宗法制度与分封制构建了一套多层次的政治同盟体系。其外交策略主要体现在

姜尚垂钓遇明君

西周姜尚

姜尚垂钓遇明君的故事源自西周开国史,记载于《史记·齐太公世家》等典籍中。这一典故不仅是中国古代君臣遇合的典范,更蕴含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历史背

周公旦与西周王朝的道德建设

西周周公

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其道德建设理念深刻影响了西周王朝的治理体系,并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以下从史实角度分析其贡献与影响:

西周妃子褒姒传

西周褒姒

西周妃子褒姒传褒姒是西周末期周幽王(前795—前771年)的宠妃,其生平与西周覆亡密切相关。据《史记·周本纪》等史料记载,她是褒国(今陕西汉中一带)人

平王东迁开启东周

西周周平王

平王东迁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对后世政治格局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前771年,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犬戎

周幽王废嫡立庶

西周周平王

周幽王废嫡立庶是西周晚期政治动荡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王室宗法制度的破坏和西周衰落的加速。这一事件的核心是周幽王废除嫡长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