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废帝立陈留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3 | 阅读:581次历史人物 ► 董卓
董卓废帝立陈留王是东汉末年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公元189年。以下是基于史料的具体分析:
1. 事件背景
- 汉灵帝驾崩后,外戚何进与宦官集团矛盾激化。何进召董卓进京诛杀宦官,但事未成反被宦官所杀。董卓率西凉军入洛阳后,凭借武力掌控朝政。
- 少帝刘辩(时年14岁)继位不满半年,因何太后势力尚存,对董卓专权形成掣肘。董卓以"天灾屡现,帝王失德"为由策划废立。
2. 废立过程
- 公元189年九月甲戌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群臣,逼迫何太后下诏废少帝为弘农王,改立9岁的陈留王刘协(即汉献帝)。
- 《后汉书》载董卓当庭宣称:"天子暗弱,不足以奉宗庙",并持剑威胁大臣。太傅袁隗亲自解下少帝玺绶,侍御史搅动玺印封泥,象征政权更迭。
- 被废的刘辩次年即遭董卓毒杀,其母何太后亦被逼自尽。
3. 深层动机
- 董卓选择刘协因其年幼更易操控,且刘协由董太后(董卓远亲)抚养,可伪托"董氏外戚"身份强化合法性。
- 此举同时打击了袁绍、袁术等关联何氏的外戚势力,引发关东诸侯讨董。
4. 政治影响
- 废立事件使董卓彻底掌控中枢,但激化了与士族矛盾。蔡邕等学者虽被征召,但多数士人如卢植公开反对。
- 地方州郡以此为由组建反董联盟,推动东汉实质分裂。袁绍在渤海、曹操在陈留相继起兵。
- 秦汉以来"天命可改"的权臣模式重现,为后续曹魏代汉埋下伏笔。
5. 补充细节
- 刘协被立时尚未改元,直至初平元年(190年)才正式启用新年号,其间存在数月"无年号真空期"。
- 东汉太史令曾记录废帝当日"白虹贯日",被视作凶兆,《三国志》裴注引《献帝春秋》特意记载此事。
这一事件标志着东汉中央权威的崩溃,开启了群雄割据的时代。董卓的暴力手段虽短期奏效,但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败亡。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