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盛唐时期的开放包容与民族融合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5-18 | 阅读:4869次
历史人物 ► 哥舒翰

盛唐时期(713-766年,以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核心)的开放包容与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多元文化交汇的典范。这一时期的社会氛围、制度设计和外交政策共同促进了空前的东西方文明互动与多民族文化整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盛唐时期的开放包容与民族融合

一、制度性开放与人才流动

1. 科举制的完善使寒门子弟得以晋身,外族精英也可通过考试入仕。如鲜卑族后裔元结、高句丽人高仙芝均位至显宦。

2. 蕃将任用制度化,玄宗朝十大边镇节度使中六人为少数民族将领,安禄山(粟特-突厥混血)、(突骑施)等掌握重要兵权。

3. 丝绸之路官驿体系覆盖7条主干道,设有"过所"(通行证)制度保障商旅安全,《唐六典》记载长安西市有波斯邸、突厥店等异域商栈。

二、都城长安的多元化图景

1. 人口组成上,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年间长安胡商及其眷属超万人,粟特人聚落在醴泉坊、布政坊形成社区。

2. 宗教建筑方面,除佛道寺观外,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大秦寺、祆教祠、伊斯兰教清真寺并存。1955年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详述了宗教宽容政策。

3. 宫廷乐舞吸纳《龟兹乐》《高昌乐》等十部乐,白居易诗云"胡旋女,出康居"印证了中亚艺术的流行。

三、物质文化的深度交融

1. 服饰上,女性着胡帽、男装盛行"回鹘装",陶俑中的"卷发俑"明显带有西亚特征。

2. 饮食出现"胡饼""三勒浆"等西域食品,1972年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饺子与馕共存的食具实证了饮食融合。

3. 金银器受萨珊波斯影响,何家村窖藏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融合了粟特锤揲技术与中原纹样。

四、边疆治理的羁縻政策

1. 在安西、北庭都护府下设800余羁縻州府,允许突厥、契丹等首领世袭官职,《新唐书》载"虽贡赋版籍不上户部"体现自治特色。

2. 和亲政策超越军事目的,宁国公主嫁回纥可汗时,玄宗诏书称"和谐邦国"而非传统"抚绥夷狄"。

3. 敦煌出土文书显示,吐蕃占领时期仍保留唐制,双语契约文书证实汉蕃百姓的民间交易常态。

深层历史动因

这种开放性源于关陇集团本身的鲜卑化背景,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的民族观念,以及丝绸之路三个世纪积累的交往经验。安史之乱后虽有所收缩,但在洛阳出土的粟特裔安菩墓志(709年)等文物证明,文化融合已成不可逆趋势,为辽金元时期的更大规模民族整合埋下伏笔。

文章标签:开放

上一篇:隋文帝杨坚传 | 下一篇:十国时期的民族冲突与融合现象探讨

李贺鬼才诗惊世

唐朝李贺

1.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世称“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其诗风奇崛冷艳,想象诡谲,善用神话典故,开创“长吉体”

鉴真和尚:唐代的东渡高僧

唐朝和尚

鉴真和尚(688-763年)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律宗高僧,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历经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将佛教戒律及唐代先进文化传播至日本,被日

盛唐时期的开放包容与民族融合

唐朝哥舒翰

盛唐时期(713-766年,以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核心)的开放包容与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多元文化交汇的典范。这一时期的社会氛围、制度设计和外交政

怛罗斯之战败大食

唐朝唐朝

怛罗斯之战是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于751年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附近的一次重要军事冲突。此战以唐军失败告终,对中亚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

盛唐时期的开放包容与民族融合

唐朝哥舒翰

盛唐时期(713-766年,以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核心)的开放包容与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多元文化交汇的典范。这一时期的社会氛围、制度设计和外交政

安史之乱英雄哥舒翰

唐朝哥舒翰

安史之乱中的英雄哥舒翰一、背景介绍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的一场大规模内战,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这场战争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混乱,使得整个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