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战功震天下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7-05 | 阅读:4790次历史人物 ► 白起
白起(?—前257年),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位列武庙十哲,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具统帅才能的将领之一。其战功之盛,堪称战国时期无人能及。
1. 伊阙之战(前293年)
白起率秦军与韩、魏联军交战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以少胜多,歼敌24万。此战彻底粉碎韩魏联盟,奠定了秦国东进的基础。白起善用地形,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展现了高超的战术水平。此役后被秦昭襄王擢升为国尉。
2. 伐楚之战(前279—前278年)
白起率军攻楚,一举攻占楚国鄢城(今湖北宜城),并利用水攻战术,引水灌城,造成楚军重大伤亡。随后攻克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迫使楚顷襄王东迁。此战秦国设南郡,楚国自此衰败,白起因功封武安君。
3. 华阳之战(前273年)
白起率军急行军八日,突袭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斩首13万,又追击至黄河,溺毙魏军2万。此战展现了白起的闪电战术和果断决策能力,彻底震慑三晋。
4. 长平之战(前260年)
白起军事生涯的巅峰之战。秦赵决战长平(今山西高平),白起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战术,最终围歼赵军,坑杀降卒40余万,使赵国精锐尽失。此战彻底摧毁了关东六国的抗秦主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决定性基础。
军事特点与影响
白起以歼灭战闻名,主张“不全歼敌军绝不罢兵”,作战风格凶狠凌厉,善于把握战机。他开创了大规模歼灭战的先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歼敌有生力量”理论可追溯至白起。此外,白起治军严明,深得士兵拥戴,作战时常能激发全军士气。其战术运用,如伏击战、水攻、闪电战等,均对后世影响深远。
结局与评价
因功高震主,白起遭范雎谗言,被秦昭襄王赐死。后世对其评价极高,司马迁称其“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唐德宗时配享武庙,位列名将之首。白起的军事成就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也使他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传奇人物。
文章标签: